宋朝步兵和骑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汉武帝为对抗匈奴,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大漠逐鹿唐太宗则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正是精锐的骑兵使唐帝国威震四方然而自从中唐以来,汉人失去了西北的产马地,军队又逐渐转为以步兵为主,宋代既是如此
宋军中骑兵只占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宋马体形较小,一般约136米,按现在的标准也不算大马韩世忠曾向高宗献马一匹,”高五尺一寸,云非人臣敢骑”,约合158米,而这已是宋朝罕见的大马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辽,西夏,金,元的军队都是以骑射见长,平均一人有两匹马,精锐部队可达人均三匹北方民族的骑兵非常灵活,一次冲锋,一个回合的交战即使失败,”败不至乱”,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退出战斗,重整队列,再次冲锋当时即使是宋军兵力占优的一些大战,双方仍要激战几十回合,才能分出胜负而宋军只要一次溃败,就会一泻千里
面对善骑的劲敌,宋朝也有人主张发展骑兵,但这种主张不占主导地位,宋朝总的对策还是以步制骑因为组建骑兵需要大量马匹,而宋朝的马匹主要是通过与贸易得来,需要耗费巨大的投资”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这是许多官员反对发展骑兵的重要理由甚至曾与西夏交战多年的范仲淹也是反对加强骑兵的但是没有骑兵,就只能永远处于消极防御的地位,这是宋军的一个致命弱点其实不善骑射的状况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战争改变的南宋时,岳飞是非常重视骑兵的岳家军主要通过战场上缴获大量战马,组成了相当强大的骑兵在堰城大战中,由岳云率领的岳家骑兵曾于金朝引以为骄傲的主力骑兵搏战看来岳家骑兵的素质已不见得比女真骑兵差可是除岳飞之外,宋军其它大将仍然局限于以步制骑的战略,没有以骑制骑的战例
辽,西夏,金等举行大规模会战时,往往集中几万至几十万的骑兵,而步兵仅仅负责运输,开挖壕堑而宋军却不懂的编组骑兵大部队,集中使用的重要性,而是将骑兵分散在各个战场和部队中,作为步兵的附庸使数量本以很少的骑兵更显劣势此状况宛如二战初期的英法联军分散使用坦克,结果一败涂地总之,马匹缺乏,再加上作战时分散使用,成为决定宋军武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朝步兵和骑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