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革命的反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者:杨以忍

    本来定的题目是《白话文、简体字、俗文学与当今文坛》,后来才发现,对于白话文和简化字已经有人觉醒反思了,又由于这个题目实在太大,限于篇幅,只好分解开来,慢慢地谈,于是先对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改革这一事件进行反思,以继续呼唤更有利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语言出现。

    白话文在宋朝时就开始以话本的形式出现了,到了明清便开始走向了成熟,出现了一批通俗小说,像水浒、三国、西游、红楼等等大部头的名著,到了晚清以白话写的章回体小说更是不可胜计。而白话文革命,在晚清的时候,裘廷梁就提了出来,他的提法和新文化运动一样都是基于希望通过对语言的改革来改革社会的,这种思想终使语言承担了难以承受之重,造成了白话文发展的畸形!

    真正的白话文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新青年》为阵地兴起的。《新青年》一开始出版的时候,也是文言文的,到了1916年,胡适才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个时候其实也只有他自己的诗歌和小说是白话的。当时的胡适可以说还没有完全站在社会革命的角度上看待白话文,他只是停留在文化发展的角度上,错以为白话文是我国语言发展的主线,因此到了后期,他成了改良主义。但是他对中国白话文革命的推动是十分有影响的,因此反思必须从他这里开始。

    胡适在1916年4月间的日记上,提出“历史的文学进化观念”。他说:“文学革命,在吾国历史上非创见也。文学革命至元代而极盛,其时之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皆第一流之文学,而皆以俚语为之;其时吾国真可谓有一种活文学出现。倘此革命潮流不遭明代八股之劫,不遭前后七子复古之劫,则吾国的文学已成俚语的文学,而吾国之语言,早成为言文一致之语言,可无疑也。”文学革命的确是自古有之,并且不断地向前演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但是中国的语言、文学的革命都是一脉相承、逐步演变的,这使得我国的古文化源远流长,保留至今,而不像古埃及、古希腊那样颓然而止。胡适文中所说的俚语也正是中国语言演进的产物,它的形成也是很自然的,而且就今天比较来看,它与文言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决非今天的大白话。而对于所谓的“言文一致”,是绝对不可能也不可以的事,文学语言本就来源现实而高于现实,书面语于口语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追求“言文一致”失之偏颇。而文言发展到明清已经很成熟了,把千年的智慧积累一下子抛弃掉,而用白话继之,无疑是狗尾续貂,并且自找麻烦。八股虽然由文言承载,但是文言绝对不是八股,如此混淆概念,真是让人莫名。

    再看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的“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可以说都是真知灼见,但是却没有任何一条是必须废除文言文的充分条件。据说胡适以为文学革命的运动,不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这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也是先要求语言文字和文体的解放。这种程序主义实在是不可取。

    胡适还有一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居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注重历史的文学观念。一言以蔽之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纵观古今文学变迁之趋势,白话文学,自宋以来,虽见屏于古文家,而终一线相承,至今不绝。岂不以此为吾国文学趋势如此,故不可禁遏而日以昌大耶?吾辈之考古家,正以其不明文学之趋势,而强欲作以前年二千年以上之文。此说不破,则白话之文学,无有列为正宗文学之一日。”这近似于笑话了,一线相承并不一定就是主线,白话文学的出现不过是口语在文学中的表现而已,并非白话优于文言,而且文言与白话两线,谁主谁次,搬来所有文化书籍一看便知,胡适真可谓强词夺理之大家也。当然这种学说能够站住脚,是有其历史背景的。胡适甚至认为,“自三百篇到于今,中国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而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其余的都是没有生气的古董,都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为此,他还写了《中国白话文学史》,偏激至此,已是不堪一辩。

    之后,他主张用白话作各种文学,说:“我们有志造新文学的人,都说发誓不用文言作文,无论通信、做诗、译书、做笔记、做报馆文章、编学堂讲义、替死人做墓志、替活人上条陈,都该用白话来做。”真不知道这写东西与白话文言有什么关系,中国人喜欢摆弄酒瓶子,只要把酒瓶子换了,就自鸣得意,对于其中是什么酒却往往容易忘却。文言文真的被消灭了,但是至今仍不能消除的却还是封建主思想,但是从表面上看形势一片大好也就可以自欺并欺人了。

    胡适还提出把小说、戏曲放在文学正统上,让它们登上大雅之堂。他提出这五百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书,乃是几部“言之无文,行之最远”的水浒、三国、西游、红楼。但是可惜的是

对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革命的反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