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尊严兼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大事不好”,还有些人感到“愤慨”,主张“坚决斗争”,批判前苏联领导人“出卖社会主义”。
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他强调,要“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这里所说的“我们自己的事”,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这“一件事”做好了,中国就立于不败之地,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包括台湾也是丢不掉的。而要做好这“一件事”,就必须“韬光养晦”。
很多人对于“韬光养晦”的看法并不一致,不少人主张,世纪之交,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此条件下,若再教条主义地固守“韬光养晦”,不免有些卑下,他们认为,中国应当主动出击,为领土、领海问题甚至不惜一战。“韬光养晦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韬光养晦本身……韬光养晦的目标,至少是应当把中国建成真正能够向列强说‘不的多极世界的一极”。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韬光养晦就像一位获得了秘笈并躲进深山独自修炼的大侠,若干年后,一统江湖,成为武林盟主。
中美关系的转变引起许多中国人对中美战略关系以及中国的未来发展策略的反思。其中一点,就是中国是否应当继续奉行“韬光养晦”的国家战略,引发了众多的争议。我认为,中国不能因为中美关系出现了波动就动摇“韬光养晦”的策略,自乱阵脚,中国现在最能做的也是继续“韬光养晦”。
今日的中国和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言。如果说这两个时期的中国有什么区别的话,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今日的中国拥有了足以打击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核武器和发射核武的力量,这也毛主席等第一代领导人留给我们的一块坚强的和平盾牌。这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中国只要保持有效核反击的能力,历史上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事情就不可能重演。
道理很简单,如果中国要亡国了,中国还需要顾忌别国的死活吗?即使是美国,也不敢和中国进行一埸核战争。美国所推行建立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d)也未必能防住中国对美国的核打击,单就技术面而言,美国只进行了寥寥无几的实验,并不意味着nd可以拦截中国先进的弹道导弹。仅凭几次的实验就想建立nd,本身就是一个草率的决策,nd很有可能最终成为另一个烧钱的马其诺防线,因为中国弹道导弹自身的突防能力也在加强。所以中国的核武装就是中国韬光养晦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没必要为了美国的一些针对遏制中国的敌意行动就进行穷兵黩武。在短时期内,中国想要在常规战争取得对美国的优势的可能性不高。兵法上有一条“避实击虚”,不必在常规武器上耗费太多的资源,还不如把有限的国家资源用在加强核武能力上,保证中国核打击美国的能力。当然同时国家也在不遗余力的发展一些常规的“杀手锏”武器。但这只能对老百姓保密,一旦公开就无法对美军实施突然性的打击效果,因为它有防备。所以网友们不要在网上唉声叹气。中国军事科研人员不是吃素的。
中国目前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保何保持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以及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中国若要摆脱美国的遏制,最根本的就是要能拥有至少与美国相当的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没有经过相当长时期的韬光养晦是不可能达到的,毕竟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中国目前明智的做法应当是避开美国的锋芒,卧薪尝胆,不断提高本身的经济科技水平。只要中国国富民强,科技进步,就有能力提升自身的军事力量,外国对中国的安全威胁自然也就大为减少。
美国肯定是不会坐视中国的韬光养晦。对此,引毛泽东的话说,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台湾执政的民进党政府事实上是一个无能的政府,民进党的政权基石并不稳固。民进党政府意图通过千方百计寻求美国、日本的支持来巩固其政权。。更何况,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它现在对大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虽然陈水遍骨子里面想台独,但彻底脱离中国走向台独对台湾的经济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失去对大陆每年巨额的贸易顺差,一个经济糟糕的台湾并没有什么实力足以对抗中国大陆。
美国对中国的扼制不是因为中国是共产党国家,即使是民主中国它也不愿意中国富强,中国人民富裕后必然会与美国在全球争夺资源,这是事实。美、日两国为达到其扼制中国的目的,极力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美、日两国邀请一些越南官方报纸的主编和撰稿人多次访问美、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目的就是暗中培植一些反华枪手,暗中为它们散布“中国威胁论”。这些被美日收买的越南人近日不断在越南官方报纸写“中国在历史上如何侵略越南,中国日后也会侵略越南,甚至叫嚣说要收回西沙”。
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中国只有通过“韬光养晦”来培养实力,届时总有一天我们会与太平洋东岸的那个强权国家去争霸天下,而不是局限于台湾问题。
所以一些思想偏右的网友不要对美国存有任何幻想,要看清美国的真正面目。同是思想偏激的网友头脑也要保持冷静。国家领导人对外的每一项决策都是经过智囊团讨论过的,和我们看问题不是在一个层面上。
韬光养晦,尊严兼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