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 云端连两洲,稚心传远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线上交流会成了两个学校的固定活动。李阳和姆瓦成了“交流小主持人”,每次都会准备新的内容——有时是李阳带大家“云逛”江城的公园,有时是姆瓦带大家看草原上的动物迁徙。
nbsp暑假来临,李渊接到肯尼亚农业部门的邀请,要去当地指导水稻种植技术我们能一起去吗?”李阳和李悦立刻围过来,眼里满是期待。
nbsp苏瑶笑着点头:“这次可以带你们去,不过要帮爸爸整理资料,还要跟姆瓦他们一起做文化交流。”
nbsp出发那天,李阳抱着装满中文教材和文具的书包,李悦拿着新的画本,兄妹俩一路叽叽喳喳,讨论着要给非洲小朋友们带什么礼物。
nbsp飞机降落在肯尼亚时,姆瓦和他爸爸早已在机场等候。“李阳!李悦!”姆瓦跑过来,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带你们去看我们种的水稻!”
nbsp跟着姆瓦来到田间,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姆瓦的爸爸笑着说:“这都是用中国的技术种的,再过几个月就能收获了,到时候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的大米了!”
nbsp接下来的日子,李阳和李悦跟着李渊去田间,帮着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空闲时,他们去肯尼亚小学,给小朋友们分发中文教材和文具,李阳教大家唱中文歌,李悦教大家画画。
nbsp一天傍晚,大家坐在草原上,看着夕阳染红天空。姆瓦拿着李阳送的中文课本,认真地读着:“朋友……中国……非洲……”
nbsp李阳坐在他身边,帮他纠正发音:“是‘朋友,不是‘朋有,要读准声调。”
nbsp李悦则趴在苏瑶怀里,画着眼前的夕阳:“妈妈,我要把这幅画寄给学校的小朋友们,让他们看看非洲的夕阳有多美。”
nbsp苏瑶摸了摸女儿的头,看向身边的李渊:“你看,这些孩子就像种子,把友谊的种子种在心里,以后会长成大树。”
nbsp李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这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意义,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让中非友谊越来越深,让两个国家的人民越来越近。”
nbsp离开肯尼亚的前一天,肯尼亚小学的小朋友们为李阳一家举办了送别会。他们唱着非洲的歌谣,跳着传统的舞蹈,还送上了自己做的手工礼物。
nbsp“我们会想你们的!”姆瓦拉着李阳的手,眼里满是不舍,“我们会继续学习中文,以后去中国上大学!”
nbsp“我们也会想你们的!”李阳点头,“我们会经常视频,还会寄更多中文书给你们!”
nbsp飞机升空,李阳和李悦趴在舷窗上,看着越来越小的草原,手里紧紧攥着非洲小朋友们送的礼物。
nbsp“爸,我们什么时候还能来?”李悦抬头问。
nbsp“等你们放寒假,我们可以再来,看看这里的水稻收获,还能跟姆瓦一起过圣诞节。”李渊笑着说。
nbsp苏瑶靠在李渊肩上,看着窗外的云海,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担心,到如今的期待,这段跨越山海的友谊,早已成为他们一家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nbsp回到江城,李阳和李悦把在非洲的经历做成PPT,在学校的“文化分享会”上展示。他们讲着非洲的草原、热情的小朋友们,还有中国技术帮助非洲种水稻的故事,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入迷,纷纷表示以后也要做“中非友谊小使者”。
nbsp李渊和苏瑶也更积极地参与中非交流活动。李渊经常去学校做讲座,给孩子们讲非洲的故事和中非合作的项目;苏瑶则组织社区的居民,一起学习非洲文化,还发起了“书籍捐赠”活动,把大家捐的书寄给肯尼亚的小学。
nbsp周末的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经常会视频连线姆瓦一家。姆瓦会分享水稻的生长情况,李阳会讲学校的趣事,李悦则会展示新画的漫画。屏幕两端的笑声,跨越山海,传递着温暖与友谊。
nbsp“你看,”苏瑶看着屏幕里姆瓦的笑脸,对李渊说,“我们用真诚的心,架起了一座桥,让两个国家的人们走得更近,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nbsp李渊点头,握住苏瑶的手:“未来,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让这座桥更宽、更长,让更多人感受到中非友谊的温暖,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友谊的陪伴下,茁壮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nbsp窗外,江城市的灯火璀璨,晚风带着花香吹进客厅。屏幕里,姆瓦正拿着中文课本朗读,李阳和李悦在一旁认真倾听,偶尔纠正他的发音。这幅温馨的画面,就像中非友谊的缩影——平凡却充满力量,简单却满是希望。
nbsp他们知道,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会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会像一条纽带,连接着中国和非洲,让两国人民在友谊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喜欢。
第1724章 云端连两洲,稚心传远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