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人工智慧的社会变革(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人们通常认为优绩是件好事,它让优秀的人踏足上层社会,收获金钱和幸福,从而让“优秀”和“成功”画起了等号,丝毫不考虑这些所谓的“成功者”,是否在道德上配得上他们所获得的一切。
这样的哲学,使得那些登上巅峰的人开始相信,他们的成功基于他们的能力,因此他们可以享受整个社会给予赢家的所有好处,同时,还试图说服失败者接受现实,因为那些“绩差”的人,理应被踩在社会的底层,甚至是被社会抛弃!
其实,人们并没有想到,“优绩主义”其实是一个陷阱,隐藏在其背后的逻辑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样残酷的丛林法则,这也是优绩主义的阴暗面:成功的伦理是残酷的,它让人们忘记自己的运气和好运,忘记那些使他们的成就得以可能的家人、老师、社会、国家,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
“优绩主义”一直是西方诸国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思想基石,这种思想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究其本源,最明显的就是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优绩主义”这种披着貌似正确价值观外衣的浅薄错陋的思想,却一直人们认为是公平的,从而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一手把社会往极度不公平的方向推进着。
可能这些纯理论看起来比较的费劲,举几个例子说明:
1、“优绩主义”的极致表现就是各种的垄断,包括企业垄断、行业垄断、学术垄断、话语权垄断等等。
2、冷冰冰的kpi考核,其思想根源就是“优绩主义”,这种制度根本不考虑其实际情况,不管你的性别、体力、伦理、道德和采用的何种手段,它只看你的成绩!
3、绝大多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都是“优绩主义”惹的祸!
4、西方诸国的国家制度,其本质就是“优绩主义”,而这种制度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暴露无遗!
5、举个身边活生生的例子:网站给小说打分完全不管作品的质量,只通过大数据算法,从留存指标、阅读人数、用户打分等几个指标来给文学作品评分,导致越是神豪无敌爽文,看的人越多,越容易得高分,而且这种书写起来还特简单,一天上万字的更新都不用带脑子;而真正认真写作的,能够包含一定思想内涵的作品,反而评分低,没人看,然后评分更低,最后驱逐出市场。然后读者就会发现,好书越来越少,评分高的作品都是在变着花样卖爽,越看越没意思,就逐渐放弃这个网站。
上述例子,都是“优绩主义”这种思想给社会实践带来的危害,这种只看成绩的“结果导向思维者”却没有想到:
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因素,大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例如性别、种族、地区、健康状况、天赋、家庭背景等,这些“运气”和你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能否取得好成绩、能去哪所大学读书,进而影响你未来能否成功。
既然获得成功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运气”,那么依赖运气所取得的“优绩”,就并没有道德上“应得”的正当性,那么凭借“优绩”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也就谈不上公平,那么“优绩主义”本身,是不是就是扯淡?
就像那些现在高居人工智慧上层社会的权威和大人物们,哪个不是因为运气好,在李申几十亿脑神经接线任务中,因其分工不同,而导致其成为指挥者,为其提供了得到重大发现、总结重要规律,做出重大贡献的机会?
在孔白看来,这种建立在“优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其本身就不是牢不可破和天然正确的,更何况,这种优绩制还固化了社会阶层,实际上造就了贵族阶层,折断了底层人工智慧向上攀登的阶梯,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智慧小社会的创造力、发展动力和思想的活跃度,从而让整个小社会的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陷入停滞。
这绝对是孔白不能忍受的,所以必须要变革!
第241章 人工智慧的社会变革(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