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重生穿越带系统,手搓核聚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孔白现在越想越觉得自己面临的局面是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盘根错节、杂乱如麻,一时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孔白感觉,要统一全球意志,凝聚各国共识,就是要亮拳头的,而且不仅仅是亮出来那么简单,还要时不时的用一用,找几个人锤一锤,杀鸡骇猴!

    可是,目前自己就是801号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魔窟的掌舵者,一个小小的正部级待遇而已。自夸一点,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龙国科学界的领袖罢了!以自己这个身份,如何才能左右龙国重要战略的执行?

    要想理清楚头绪,找准下手点,就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问题!

    孔白对军事不是很懂,但是,自从上次“超级电池”项目尝到了甜头以后,孔白就对“战略”这个东西高度重视了起来,这玩意用好了,真的是锋利无比,对自己将来工作的开展,任务的落实,很有指导意义和助推作用。

    于是,孔白就在休假期间,专门针对这方面知识,进行了一通恶补。

    没想到呀没想到,孔白刚刚学习了一些军事谋略知识,小白就要逼迫他现学现卖,使用起来了。

    孔白最先开始读的就是《孙子兵法》,他是把这本书当做启蒙教材来用的。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也就是说,打架这个事,是国家顶重要的大事,你要让国家动员力量,人民付出牺牲,冒着社会陷入动荡的风险,悍然使用武力,你总得给人们一个很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所以说,解决这一团乱麻问题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很明确了:

    目前最首要、最提纲挈领的,就是解决道义问题!

    龙国的目前的国际地位非常的微妙!

    或者说的更加干脆一点:

    龙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可以说是复杂、困难、凶险、恶劣!面对的是各种造谣污蔑,蓄意毁谤加身,几成众矢之的!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要从哲学的高度,和辩证的历史观,来分析这个问题: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连绵不绝,而且,自从诞生之日起,她就显露出旺盛的生命力、文化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及无限的发展潜力,在她历史80%以上的时间,都是全球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

    这个文明所表现出来的一脉相承、传承有序、兼容并包和顽强生机,令西方后发展起来的“昂格鲁斯克逊”文明,大为惧怕!

    其实,这种文明所表现出来的历史穿透力,才是最让他们恐惧的!

    啥意思呢?

    就是龙国自从秦一统后,无论如何的改朝换代、政权交替,其主体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是在外族入侵和少数民族统治华夏的时候,也概莫能外!

    甚至于,历史上很多统治过华夏的少数民族,最终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都丢的差不多,最后泯然融入了华夏大家庭,被不知不觉间“消灭”掉了。

    即使是少数统治过华夏的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形式上的民族独立性,但是其民族之魂,已经丢的七七八八,见识过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后,都有点魂不守舍了!

    而且,众所周知的是,华夏文明并不好战,在汉唐以后,所有主动挑起对外战争的行为,都被视为“穷兵黩武”,遭到上下一直反对的!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几乎刻在华夏文明的基因里了,那么问题来了,他的偌大版图又是如何而来的?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古文明那样人地尽失,文明沦丧?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要说到华夏文明的包容性了:

    具体的论证过程很长,就没必要一一罗列了,简单的说一个结论,或者说是现象好了,那就是:

    你的东西我拿过来,就是我的了,我的东西,你拿走了,不要紧,你人都是我的了!

    为什么别人拿走了华夏文明的东西,反而连自己人都填进去了?

    龙国自从汉唐时期奠定了基本疆域以后,几乎没有大范围开疆拓土的对外军事战争,龙国版图之所以这么大还守住了,就是基于一个信念:

    “祖宗之地不可尺寸与人,是我的都要拿回来!”

    简单的几句话,说明这个过程:

    那些跟华夏文明靠的近的少数民族,打着打着,就开始研究华夏文化,一看这文化如此先进,让本民族的文化相形见绌,在自卑的同时,就开始学习华夏文化,同时也信奉起了这个信念,于是慢慢的,就把自己的地盘,连带自己的人,一起给华夏当了陪嫁了。

    由于华夏文明一点也不歧视他们的出身,只要他们认同华夏文化,那么大家就是一家人!

    因此,经历了千年岁月,无论沧海桑田,华夏文明的版图就这么顽固的坚守着,偶尔还扩大

第214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