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派盗墓手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一章 月牙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找到地宫大门就好办。

    汉唐为了防盗,地宫入口用百吨条石塞死,永久密封。明清皇陵出于风水考虑,地宫甬道基本不放塞石。

    皇陵入口没有一定标准。

    譬方明孝陵,它的地宫入口在封土左侧二十多米的城墙边。万历定陵,地宫入口在宝城城墙之中。

    所以盗皇陵是个大工程。

    从封土开始挖,除非像黄巢项羽,能聚几万人,否则纵然有炸药也不轻松,会耽搁许多时间。

    王绍义的经验毕竟不足。

    土匪以为闯入皇陵,宝物搁在棺材边任他们拿。

    真正入了皇陵,才知皇家陵寝之大,占地面积之广。那如山隆起的封土、厚达十几米的方城,想要找一个宽度不足两米的地宫入口,实在渺茫。

    穆树轩赶紧叫人喊关会增来。

    关会增祖上参与过皇陵建筑,想必知道些隐情

    “不能从封土开始挖。”

    “这是句废话。”穆树轩表情阴恻恻,很吓人。

    关会增又道:“那些铁棒喇嘛,早先住在明楼方城里,日夜给帝后诵经。倘若能留几个活口,或许能逼问出地宫下落。”

    “这还是一句废话。”穆树轩不耐烦了。

    好不容易闯到封土,却找不出入口,这不是武大郎跳高,活活把人急死?

    关会增讪笑不已。

    皇陵工程分批次建造。建成当日,满人发毒誓不外泄,汉人工匠悉数处死。唯有铁棒喇嘛,才知地宫所在,可惜这帮人被集体灭口了。

    找入口的重担,最后落在王绍义身上。

    王绍义有一手“悬弓勒物”,探陵索墓例无虚发,能与焦四齐名。眼看天快亮了,王绍义不敢耽搁,叫人去寻一把棉花弓,再带几十根长铁钉。

    其实王绍义有所不知。

    满清打入关来,虽占了江山,底蕴终究有所欠缺。皇陵镶金包银,论气派、面积,其实远不如前朝。

    而满清皇陵的地宫入口,有迹可循,并非前朝一般全凭运气。

    皇陵后面的建筑,最显要的就是明楼方城。

    走过明楼,跨过方城,便是皇陵封土。皇帝的封土不能这么叫,民间管那个大土包叫“宝顶”。宝顶到方城之间,其实还有一圈城墙。

    如同半圆的月牙,连着宝顶,弧线靠拢明楼的后端。

    从空中俯瞰,多出来的一圈半圆城墙,如同弓箭摆在宝城之中,非常突兀,但线条柔和,并不破坏整体格局。

    弧形城墙圈起来的地方非同小可。

    正是民间盛传的“哑巴院”!

    相传修皇陵的工匠都是哑巴,一辈子窝在地下。地宫建成之日,有些老工匠不曾被灭口,囚在哑巴院里,以防泄露皇陵机密。

    其实修皇陵的没有哑巴。

    嘴巴说不出,不能打手势?写字?

    民间说的哑巴院,以讹传讹,真正的叫法,这块空间应该叫“喇嘛院”。

    就是铁棒喇嘛生活的地方。

    这些喇嘛受前清皇室供奉,在佛前发下毒誓,毕生留在宝城为帝后诵经祈福。王绍义将铁棒喇嘛灭口,恰恰忽略了喇嘛们的住所。

    您想想,皇帝跟喇嘛非亲非故,纵然信奉,怎么放心万年吉?瓷献∽乓蝗和馊耍

    其实是皇帝玩的欲擒故纵。

    地宫入口,正在哑巴院中!

    这是外人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甚至直接忽略的。

    半圆弧形的城墙,民间俗称“月牙城”。月牙城圈起来的地方,就是哑巴院。哑巴院北部,连着城墙垂直下来,有一道琉璃影墙。

    墙前有个小广场,金砖铺成。

    广场中间,沿琉璃影墙中轴线,有一道不足三尺宽的白石通道,极不显眼。那就是当年送帝后梓宫入殓的神道!

    地宫玄门,就在琉璃影墙的后面!

    等土匪取来棉花弓,王绍义施展悬弓勒物,将铁钉钉入砖石之间,以弓弦震颤,探寻幽冥之中的混沌方圆。

    过了许久,王绍义目光锁定在月牙城那道琉璃影墙上。

    周围都是城砖,唯独中间修了一道琉璃墙,虽不起眼,却显得突兀,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王绍义将棉花弓磕在墙上,手心一震。

    他点点头,后背早已让汗水浸透,心道这就是玄宫所在!

    “挖。”

    只一个字,土匪各使手段,如恶狼蜂拥上去,顷刻将琉璃影墙给拆了。打破影墙,里面并无城砖,填着皇陵动土挖的第一桶吉壤。

    刨去吉壤,便看见白如玉,冷如冰,横绝地脉,覆盖幽冥的金刚墙。

    众匪对王绍义心悦诚服。

    穆树轩大手一挥,先炸药,后铁锹。

    七手八脚,很快便把金刚墙拆开。只怕咸丰皇帝做梦都想不到,集清代工匠十年心血铸就的堡垒,土匪用炸药连轰半小时,就烟消云散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月牙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