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派盗墓手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金汞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水银炼金,这历史太久了。

    滇国撑死三千年,怎么可能用殷商以前的古法铸造金猪。

    老爷子猜测,金猪怕也不是滇王的冥器,是被滇人从哪搬来,最后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不是纯金,好歹也是金子。

    提炼一下,怎么着也有几百斤。

    老爷子对众人解释了一切,大小伙心悦诚服,都愿意听老爷子安排。

    老爷子说,这些土金一时半会卖不掉,要溶解,要提纯,都是个手艺活。先运到冥水庙,找好路子再卖。

    既然是大家一起发现。

    卖了金猪的钱,可用来修桥铺路,兴建学堂,或支援抗战,救济孤儿,总之花在公家上。

    此话一出,众人都赞老爷子高义,对他愈发尊敬。

    都不勾心斗角了,用衣服包裹金猪,抬上牛车,运回澄江城再说。

    这些金猪啊,其实大有来历。

    与滇王有些相干。

    老爷子后来向二叔公打听。由于他是澄江城的大恩人,二叔公也不隐瞒,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都说了。

    这滇王啊,其实有大才。

    观天测地,卜算未来,一身本领鬼神莫测,就是过于贪婪残暴。

    集天下财富,还不满足,仍穷奢极欲,寻找风水宝地。当地传闻,滇王法相,富甲天下,其财富,不比汉朝差多少!

    汉武帝发兵,十年才灭掉滇国。

    滇王投水自杀,朝廷在抚仙湖设了镇河营,然而不太平。三年一小水,五年一大水,周围城镇没有不被淹的,死人无数。

    几百年后,天下大乱。

    镇河营渐渐脱离朝廷,占了山头独立出去。

    首领称“城主”,代代姓罗,比之滇王,残酷暴戾丝毫不减。

    滇人喜爱豆制品,可三日无肥肉,不可一日无豆腐

    豆腐五花八门,品类繁多。

    除了稀的豆腐脑,干的豆腐干。

    包汤汁的石屏豆腐、白菌丝拿油炸的霉豆腐,回味无穷的油卤臭豆腐,再像什么麻油豆腐、葱烧豆腐、油煎豆腐、鸽头炖豆腐、倘塘黄豆腐、白锦鱼豆腐。数不胜数,光名字就有七八十样。

    镇河营本是兵营。

    发展了几百年,形成村镇,就是澄江城的前身。

    大大小小几万人,受着罗城主剥削,给他当牛做马,一年吃不了几次肉,全靠豆腐充饥。

    买不起豆腐的,就吃豆渣。

    有人问了。

    那豆渣臭烘烘脏兮兮,一股子酸味又干又苦,这玩意咋吃?

    豆腐渣苦,穷人的命更苦。说起吃豆渣,滇土有样小吃,叫如意饼。

    拿豆腐渣,掺上鸡蛋面粉,用清香扑鼻的桂花搅拌均匀,点上山蜂蜜,拿猪油炸成饼子,又酥又脆,香气直往人上牙膛黏。

    把话扯回来。

    穷人在镇河营吃上豆腐渣,就算小康生活。

    可有几天,连豆渣都吃不了!

    好几天不等穷人上门,豆渣就被买走了。来了个外地人,一身乞丐打扮,却异常有钱。

    不吃豆腐,只吃豆渣,每天要百十斤。

    穷人不高兴了。

    几天买不到豆渣,都要饿肚子,豆腐哪有豆渣管饱?

    那么多豆渣,外地人撑死也吃不完啊。有人去问,外地人也不说,每日住在冥水庙,天亮前就去买。

    天亮了空着手回,谁也不知他要干什么。

    有个机灵的小伙子跟踪外地人。

    发现他买了豆渣,倒在当阳大街的尽头。

    那边有座石桥。

    澄江城的石桥早塌了,大概就是现如今官帽海的位置。把豆渣放在桥下,便有十八头小猪来吃。

    咯吱咯吱,吃的可欢。

    一般的小猪,生得白白胖胖。

    唯独石桥下的猪,一身金灿灿绒毛,太阳下直发光。可附近没听说有人喂猪啊。

    传来传去,被罗城主知道。

    等外地人喂猪走后,罗城主带人抓了小猪。

    小猪倒在地上,赫然成了金猪!

    罗城主大喜,便要搬走。外地人去而复返,上前阻止。

    原来,外地人是憋宝一行。石桥下,有滇王镇墓用的九对石猪。猪是古滇图腾,有吉祥如意的象征。

    年深日久,石猪吸了地气,便有精魄。

    拿豆腐渣喂够九十九天,就能变成金猪,拿红绳绑了,可享一辈子荣华富贵。

    外地人说,石猪只喂了九十天,还不算金猪,请求再让他喂一喂。按照规矩,可与罗城主平分金子。

    罗城主贪得无厌。

    心想金猪到手,再喂几天不是夜长梦多?

    何况要跟外地人平分......

    叫人打杀了外地人,将尸体抛在湖里。尸体立刻沉了下去,湖水开始冒泡。

    罗城主不管,让人把金猪运回自己家。谁料金猪一离开石桥,纯金就变成了土金,没了灵气。

    石猪是桥下镇水的镇物,挪动了方位,抚仙湖开始泛滥,大水淹没了镇河营,把城主连一众居民埋入水下。

    又过了几年,湖水退回去,遗民在旁边按镇河营的布局复建,慢慢有了澄江城。

第三百四十七章 金汞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