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世贞《严嵩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里大肆渲染其所谓裙带关系。吴鹏也没有什么大的劣迹。这三位身居要地的尚书都不能算是什么党恶。而万采、方祥只不过是一般的郎中、员外郎,并未居要地。
“将帅率以贿通”。帽子就更大了,好象那么多将帅都是从严家买来的,而所举仅杨顺一例。杨顺守边失事,是有过,严嵩当年也曾指责过他,并非一味包庇。守边失事者多矣,有的没有追究。而杨顺则追究得被腰斩,实为另有隐情。原来这个杨顺任御史时曾经揭发过徐阶的儿子考试舞弊,这事闹得很大,差一点掉了徐某的官帽,徐阶一直怀恨在心,上台后便籍口将他杀了,看来也是一冤案!
被控为“嵩党”或所谓“依附严嵩”者多为有识之士,如唐顺之、赵贞吉、赵文华、胡宗宪等人,均不同凡响。唐顺之乃一代名士,学问渊博,有多方面的成就,从内心中赞佩严氏而为之用,并非不自觉入其彀中。胡宗宪平倭有功,尽人皆知,嘉靖皇帝也说过“宗宪非嵩党”。至于赵贞吉,则更有一段插曲。
庚戌之变,“边众大侵”,严嵩日夜操劳,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作出一定贡献。世贞只字不提,却大肆渲染他“乃激上怒,杖贞吉而谪之荒徼。”又将丁汝夔和杨守谦之被诛也归罪于“嵩皆不能救。”如是地一详略,严氏的祸国殃民形象,又跃然纸上矣!
赵文华两次南下督师,为平定倭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个敢想敢做的人物。而在王世贞的笔下,却成了一个“小人”,既陷害了张经,又倾倒了李默,为后来之随同严嵩一道列入“奸臣传”,定下基调。一棍子打死一罺人,王世贞的笔杆子,亦可谓厉害矣!
至于严嵩与徐阶的关系,这篇传记也是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徐阶之所以能够升迁,有赖于严嵩,是严氏举荐他入阁办事作他的接班人,并结为姻亲。而王世贞却说他在“百方阻其进”;还说“嵩故与阶隙,惧而置酒要阶”。这都是一损一褒之词。徐阶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广积钱财、并非清正廉洁的人物,仅田产就在几十万亩,著名的“海青天”海瑞曾经查办过他。而王氏却在这里宣扬“阶洁廉”。写这句话时海瑞正在查勘徐家。世贞近在咫尺(他们都是近邻),不会不知道。可还是要这样写,受人之托,于是便美言几句,其用心亦可谓良苦矣!
上面这些,写了那么多,给人的印象自然是一个“奸”字。还有更厉害的,则是一个“贪”字。传记最后一段写道:“籍其家,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万余两。”这是根据江西巡按御史成守节奉命抄查严氏家产上报的数字,实际上并没有抄出那么多。嘉靖四十四年十月的“实录”上记载仍“不充二百万数”,故后面加了一句“追其受寄金钱垂二十年不尽”。追查二十年都没有抄到二百万这个数目,可见其上报有假,而更有假的是后面的这句话“它宝玉重器服玩所有又数百万”。这就是个天文数字了,严嵩的家产该是千万以上!而实际上其他宝玉器所使在抄家记录《天水冰山录》一书中已有记载,北京严府抄出的珍珠宝石只有二十四两五钱;江西抄出的珍珠宝石也是二百六十两;抄出的绸缎布匹估价为一万五千两,帐幔被褥估价为二千二百两。加上其他贵重物品,也不过是价值几万两银子,何来数百万两之有?
严府家产主要是严世蕃非法所得,比起那时的大贪官来并不算多。嘉靖朝几乎是无官不贪,皇上开只眼闭只眼,并不惩办贪官。严家之所以被抄,是因为有所谓“谋反”迹象这才查抄的。而这个罪名是不能成立的。严世蕃无辜背了一个“谋反”的罪名,严嵩也就跟着背了个大奸大贪的罪名。深究细考,这些罪名都不能成立。之所以出名,就在于这篇千古奇文《严嵩传》。把这篇奇文吃透了,严嵩问题也就清楚了!
王世贞之所以不顾客观事实肆意谩骂歪曲写严嵩父子,也是另有隐情:
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守边失事,按律当斩,严嵩曾经保过,嘉靖皇帝执意要杀。世贞兄弟上门求救,严嵩父子表示无能为力,最后还是杀掉了。王世贞就认为是严嵩父子之过,发誓要报这个杀父之仇。居丧期间,闭门不出,写剧本,作诗词,谩骂严嵩父子。徐阶随即乘机收买他,结成倒严联盟。严嵩倒台没多久,那个指名道姓谩骂严嵩、严世蕃的八幕戏剧《鸣凤记》就上市公演。接着是长诗《袁江流钤山冈》出台,骂他们是“朱蛇”,是“贪狼”。而这份《严嵩传》则是以正史的面孔出现,给人们以盖棺论定的感觉。一百年后,清朝修明史,就是以这份传记为篮本,将严氏父子并赵文华、鄢懋卿列入“奸臣传”的。徐阶动手于前,世贞行文于后,严嵩的家产、声誉全完了。始作俑者,就是这个王世贞!
徐阶掌权,王世贞又“独主文坛二十年”,谁敢说半个不字!朝中大臣只顾保住自己的纱帽,无人站出来说话。但是在野的有识人士还是要说,艾南英就是一个,这位明末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看完《严嵩传》后就哀叹“呜呼,信史果如是哉”、“世贞罪状相嵩,独可信乎?”他就不相信这是可以信赖的历史,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代文士以修怨无君者,太仓王世贞也!”
一部好的人物传记,本应详记传主之所作所为,做了哪些事,于国于民有何贡献,而不应该喋喋不休,通篇都是人际关系。严嵩为宦数十年,所写奏章,不下数百件,均纪录在案。王世贞尽窥“金匮石室”之藏,一定看过。别的不说,仅就一份《谏北伐书》,就使嘉靖帝免蹈“土木之变”的覆辙(土木之变,英宗皇帝都当了俘虏)。至于《陈边事》、《再陈边事》等奏章,更有真知灼见。王世贞一概视而不见,一笔带过,说什么“既条对,平平耳”。
严嵩当政时最大的事件是“南倭北虏”问题,对待这个问题,传主作为当政首辅,看不到所起的作用,而只有反作用。北虏入侵时,严嵩“激上怒”杖了赵贞吉“以自快”。而丁汝夔,杨守谦被杀,“嵩皆不能救”,皇帝要杀人,当首辅的不能救,这也成为罪过。嘉靖帝杀了很多人,这个严嵩不就成了“十恶不赦”了。
严嵩从政数十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研究明史,必然涉及严嵩。随着明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严嵩研究也成为热门话题。十几年来,开过几次明史学术讨论会,都涉及到严嵩。笔者认为:凡事要探源,研究历史,更是要溯其本原。严嵩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就在于这篇传记之“作俑”于前,“滥觞”乎后,把史实弄颠倒了。穷本溯源,就得把王世贞这篇奇文认真研究一番。“奇文共欣尝”,笔者也是在反复吟咏与欣赏这篇奇文的同时,又反复研读与借鉴近年史学界的新论与新作,综合成为本文,也算是一篇学习心得吧。愿以此求教于史学界特别是明史界的同仁们。不妥之处,望见谅,盼指正。
现在,用新观念全面记述严嵩生平的长篇传记《荣辱人生严嵩话本》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颇受各界人士欢迎。读者欲知详情,不妨去读读这本书。
作者简介:湖南人,著有《荣辱人生——严嵩话本》、《科技泰斗宋应星》、《毛泽东在新余》、《鹰击长空》等多部著作
评王世贞《严嵩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