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世纪西方冷兵器简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斩刀(kois):

    kois是古代腓尼基人和希腊人使用的、在海战中使用的大弯刀,后来在整个地中海世界都十分流行;kois在东方发展成一种骑刀,叫做反刃军刀(kora)。这两种刀都是逆刃的,专门用来斩;这些武器都结合了斧子和刀的优点,可以发挥重型头部的破坏力,也有刀的有效杀伤范围长,用途灵活的优势。

    钩剑(shotel,ショテル):

    钩剑是一种极特殊的埃塞俄比亚剑。那个大钩子长的足足有一米长,一般人是不可能使用这种剑的,只有经过特殊的训练才可以;这种剑和一般的刀剑不同,不是用来砍人的,而是用那个特大的弯曲部去钩;但在能够熟练使用的人手里,钩剑是相当可怕的武器。和它比起来,希腊人使用的“镰剑”(ハルパー)就不算什么了,顶多不过是把大镰刀而已,但是在混战中却可以发挥灵活的啄,抹,割的近身格斗技能。也是很有特色的武器。

    钩剑

    镰剑

    其它的种类

    军刀(saber):一般认为是由细身剑发展而来,在中世纪的实战中鲜有使用(到17世纪时都是大剑配合火枪,军刀只是一般的日常佩剑和决斗武器,地位相当于现代的民用手枪)。直到拿破仑时代才因铠甲衰落而登上战场。诚然如此,挥舞着军刀冲锋的胸甲骑兵阵列还是很雄伟的……一般全长90到100厘米,柄有护手,单刃,有的有一定弧度。方便砍杀。

    匕首(dagger):这不是实战用的……真的不是……一般是防身或者紧急时割铠甲带子用……平时就是小刀。

    短剑(shortsword)这个……从金属铠甲出现开始就没什么人用了……盗贼?恩……战场之外还有不少人喜欢嘛……不过比较夸张的是柄20厘米,刃40厘米的双手宽刃短剑……是在主武器来不及时拖延时间的。

    双手巨剑handedsword):以双手使用为基础的大型砍劈武器,厚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长160厘米,其中柄40厘米。在刀身上靠近护手处有30厘米无锋的部分。有血槽,一般有多个装饰突起。其实也并不重,只有五公斤左右。笔者家里那把双手巨剑,连笔者这种没什么腕力的人用双手都可以轻易挥动。双手巨剑往往并不是非常锋利,毕竟对它来说,破坏力是比杀伤力要重要得多。

    此外再提一种剑:罗马宽剑(gdi)自从第二次布匿战争时吸收了西班牙剑长处的这种剑出现之后,在好几个世纪里一直是罗马士兵的专用装备。这种剑完全就是为步兵方阵作战而存在的:双方的士兵“盾牌顶着盾牌”地拼杀时,剑比一般希腊世界重装步兵所使用的长矛更加便利。在皮德拉战役中,突破了马其顿方阵那长达七米、恐怖至极的长枪之壁后,罗马士兵的gdi就把马其顿兵砍得落花流水。现在可以买到几千年前的真品gdi(一般大概一千美元左右一把),依旧保存良好;中国那些专为帝王精心制作的剑至今仍保存着,但是gdi是泛用的大量生产品,这就足以看出这种剑的制作水平。

    二枪

    从原始时代开始,在尖利的东西成为战争工具之后不久,人类就发明了枪。为了弥补利器短小的缺憾,人们在匕首一类的武器上装上了长柄;最早的枪主要是用来投掷的,而到希腊的黑暗时代,金属制的枪头和富有弹性的木杆使作为投掷武器的枪有了长足的进步。史诗里英雄们互相投掷长枪决斗,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是的,枪的始祖就是长枪(sear,nce),希腊、马其顿和早期的罗马人用的都是长枪,在古典时代,它是步兵常用的中距离肉搏武器,其中最变态的马其顿式长枪,最长者可达七米!而中世纪后期那种三米多的反骑兵枪则是阵地战斗的必须品;甚至在火器时代的轻步兵也常常携带短矛而不是剑,马上用的骑枪和斩杀用的斩矛也逐渐分化出来。

    枪在另一个领域的分支就是所谓“投枪”(ike,javal)。但是,除了罗马人之外,投枪从来没有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兵器;这种罗马重投枪(liu)可说是罗马人的民族兵器,是独一无二的存在。liu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四世纪的第三次萨姆尼乌姆战争时罗马人从萨姆尼乌姆人那里学来的:这是一种长约两米,有很长的铁尖安在木柄上的投枪。开始罗马人只分配军团阵列的三分之二士兵使用这种武器,而到了公元前二世纪末,所有的重装步兵就都使用这种重投枪了。在两军互相冲锋的时候,罗马军团的第一波攻击就是投枪的投射:liu的铁尖很重,足以刺穿盾牌和铠甲。而且关键是,这种细(很细)长的铁尖在贯穿盾牌后就会弯曲,于是盾牌基本上也就废了;敌人也不可能拔出投枪再投回来。这样,在投枪之后紧接着展开的剑斗中,罗马人就能占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和gdi一样,liu是步兵方阵专门使用的武器:在罗马军团腐朽,方阵的战术不复存在之后,gdi和liu的身影就从历史中消失了。

    骑士之友:骑枪(nce)

    nce一词原本指的是从早期的投刺二用矛分化为手持武器的一支。古典时代欧洲骑兵用的nce和步兵的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当时没有马镫,所以骑兵不可能象后来的骑士那样,用枪去冲击对方,只能拿矛尖刺击,威力大大减少这也是古典时代欧洲骑兵不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马镫传入后,nce逐渐地为马上战斗而特化,到十三世纪基本确定其形式。骑枪的规格是确定的:在两米左右的长杆头上安装尖锐的金属锥体,硬木制的枪身在手的位置有护手,后部有配重的木锥,同时,在马鞍上制出“枪托孔”以在冲锋时吸收刺杀的冲击力。骑枪基本上是作为一次性的武器使用。因为很少能有在一次冲击下保持完整的骑枪,那样只会对骑士的手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在骑士小说描写比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长枪折断的声音响彻云霄”这样的话,就是这种情景的写照。

    凶险的杀手:龙刀枪(give)

    在长枪的柄上装上大剑的刃。虽然在冲刺的杀伤力远不如骑枪。但是,在冲进敌阵后却是可怕的砍杀武器。尤其是混战中的它实在是令人闻风丧胆。日本和中国汉后元前那段时期的枪,确切的说也很接近这种。

    轻步兵的武器:斩矛(fauchard)

    在轻步兵的战斗中,沉重的龙刀枪对铠甲的破坏力比起挥舞的难度来,是得不偿失的,而阿拉伯的弯刀对软目标的杀伤能力有目共睹。欧洲的军人们在文艺复兴时代后,吸收了阿拉伯弯刀和东方关于中国大刀的传说后,发明了斩矛,它和它在日本的亲戚雉刀的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在火器时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斧与枪的极至:戟(halbert)

    在有些小说中,戟被翻译成巨斧或巨枪,其实都没错,因为它就是斧与枪的结合体。戟虽然被归在长兵器中,但和斧子的血缘是非常近的:斧子的砍杀,枪头的突刺,镰钩的钩啄,一兵三用。单纯作为武器来说,虽然沉重了一点,但杀伤力是绝对理想的,戟可称是“百兵之王”;中世纪后期,瑞士步兵复活了古代希腊式的方阵,他们代替长枪拿的就是戟。重铠的骑士面对瑞士戟兵方阵屡战屡败,在之后的时代中,活跃于欧陆战场上的瑞士雇佣兵(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就是从那个以雇佣兵为国家主要产业的时代开始的)更是把自己的声名和戟的强悍刻印在所有骑士的身上和心中。

    三叉戟(trident,tri-searedhalbert)

    在正式的军队中,并不曾有使用三叉戟作战的历史。三叉戟本来是一种渔具,也是农民使用的草叉;和大镰、链枷一样,当平民必须作战时,这是非常容易得到的武器。罗马角斗士中的鱼网角斗士就是使用鱼网和三叉戟的,在欧洲历次农民起义中也可以看见这个奇怪的东西。

    在戟出现后,又有一种武器也可以被叫作三叉戟。和原先的三叉戟不同,这是由三个剑刃和长柄组成的十字形武器,一般是宗教骑士所使用的圣具;杀伤范围巨大,但威力一般。

    锤矛(oleace):

    这种长柄的硬头锤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中东,是一种骑兵用的特殊长枪。除了和一般骑士枪一样用作突击外,它的头部也是一个硬头锤,在马战和混战中都能发挥十足的威力,而且,这种武器对穿着铠甲的骑兵来说,也能发挥很强的破坏力。

    巨镰(scythe),镰戟(scyberd):

    农民起义,最容易获得的武器当然是身边的农具。众所周知,欧洲人收割小麦所用的长柄镰刀有着厚重的月牙型刀刃。在步战中,如割小麦一般双手握住提把挥舞的威力颇为恐怖。以至于有人专门为了战斗而打造平衡感更好的镰刀。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镰刀虽然很难造成一般长兵器那样有效的伤害(朝后弯曲的刀尖造成拉开距离攻击时需要注意瞄准,这在格斗中颇为危险),但是一进入混战却颇能发挥拉,钩,啄,割的威力。但是更有趣的武器很快就产生在雇佣兵之间。那是一种被戏称为“长反了的戟”的武器。一般的戟都有一个宽大的斧头和一个细小的镰钩。而这种叫做镰戟的武器却正好相反,有着修长,双锋的镰刀和略小的斧头,还有枪头。这种武器,应该可以算是一种特化的戟吧。说实话,这种武器由于稀少,实战中的效果如何并不为人所知。不过托死神的福,镰刀算是最为人所知的奇型兵器之一,也能说得过去吧。

    长钩刀(bill):

    其名全写为billhock,意思是“钩喙”。它也是一种来自于农具的武器。由于它在英国是如此的普及,甚至可以作为长弓之外的英国大众武器。以至于在英语中“揭竿而起”对应的俗语是“risewithbowandbill!”由于原本就是装上长炳的农具,所以民兵用起来很是顺手,再加上13世纪开始步兵也逐渐有了铠甲的保护,于是在和步兵的战斗中,推刺很难真正有效地造成伤害。相反地,钩,拉,摔,绊倒对方之后再攻击却变的有效起来。所以类似的武器在各国都颇为流行。在英国,被叫作“bill”或者“gisar”,在13世纪的意大利则被叫做“ron”“re”。很快这种武器也受到了军队的喜爱而大量装备,和使用龙刀枪、斩矛的重步兵混编。随着时代的前进,长钩刀也吸收了很多其他兵器的特点。特别是从龙刀枪上吸取了格挡对方武器的小翼,从戟上吸取了对付头盔的刺锥和钩翻敌人后狠补一枪的枪头。但是由于长勾刀的使用要比戟花费更多的训练,因此正规军中的比例一直不高。早期是民兵,市民军这些平日就将它当作农具使用的人常常使用,而后期则是有充足训练的雇佣兵的专用武器。这种武器长2到2米半,重35kg以下。虽然破坏力不足,但是多样化的攻击方式使它也拥有特殊的魅力。17世纪后,随着火枪的推广,长兵器的比例减小,但是法国和西班牙军队的下级指挥官依然用它作为身份的象征,一直使用到18世纪末。

    三钝器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棍棒(bat,cb)

    见过棒球棍吗?在它的大头上绑上什么硬东西,或者固定一块石头或者大型动物的头骨就可以了。首推人的头骨哦,结实又可以吓唬敌人,要不就在有弹性的长木棍的头部包上带钝刺的铁皮。这个全长不过30厘米,重不到一公斤的小玩意倒是流行了很长的时间,毕竟在不允许平民在和平时期带刀剑的国家里,一般的旅行者只能用这个了。但是一旦挥舞起来,一两个强盗的脑袋是很不够看地……作为一种从普通的棍子发展起来的武器来说,确实是很有效。

    棍子的进步:钉头锤(orngstar)

    这个,和中国的流星锤大不一样哦。orngstar有一种很烂的译法叫晨星,是在铠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士兵和旅行者们喜爱的武器。在一米左右的金属杆顶端装上强力短弹簧,再连接一个一斤左右的刺球,一旦居高临下地砸下来,其势如流星,一般的头盔肯定完蛋。是很好用的武器,只要会砸东西就会用了。

    单手钝器之王:硬头锤(ace)

    硬头锤的钝端由许多不开锋的斧刃组成,但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刀刃,还是算作钝器。面对金属铠甲,用剑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剑刃根本砍不动厚重的甲板。除非是穿甲剑;所以,步战中最称手的兵器,一种是斧子,另一种就是这个硬头锤:不但不怕卷刃而且还能砸瘪铠甲。顺便提一句,中世纪的俄国军官佩带硬头锤,当作象征身份的权杖。

    农民的发明:链枷(fil)

    很多时候,链枷和链锤都被混淆了。其实链枷本是农民打麦的东西,很象中国的双节棍,但是要大得多。一旦被打到一下,哪怕穿链子甲都有骨折的危险。

    链枷的兄弟:链锤(sikedfil)

    战场上链枷的杀伤力就小了点了……不过没关系,把前面的木棍换成一到数个小刺球吧。被打到可是很痛的哦~~~,而且可以缠绕拖拉对方的武器,对步兵来说是很强悍的武器。在苏联入侵波兰时,守卫首都的民兵中还有人装备着祖传的链锤。

    战锤(warhar)

    真正的战锤在欧洲开始应用,是十三世纪的事。一般的战锤其实就一大榔头;但是德国式的有少许不同,它锐利的镰刀状锤头是最强的重武器了。长短不等,从半米直到两米的都有;尖的那头能够贯穿盔甲,而平头则可以震击,看过《剑风传奇》的人应该不会陌生。

    战锤是很强劲的兵器,但缺点是实在重得可以,能用的人较少。但是战锤的另一种形式锤杖(harstaff)则完全相反,相当优雅,简直令人倾倒。

    四斧

    在人类所使用过的武器中,斧与剑一样,是最基础和常用的短冷兵器。但是和剑繁复多样的形制比较起来,斧要朴实简单得多。短斧(handaxe,手斧)最初出现在石器时代的人类手中,原始的石斧既是工具,也是武器;当金属斧子出现时,它也同时出现在战场上的战士与劳作的人们手中。在希腊时代,步兵经常选择斧代替剑来当作肉搏时候的近身武器,而在中世纪,使用短斧肉搏的战士也是只多不少。短斧也逐渐与劳作的工具分道扬镳,变成和剑差不多长度的主力武器,这之后就被称为战斧(battleaxe)。甚至直到拿破仑时代,工兵们的招牌,也还是威武的战斧:斧除了杀敌外,也往往是建设工事,甚至推开飞到将领脚下的炮弹的好工具。

    投掷斧hawk)

    投掷斧从短斧衍生,也可以当作短斧使用。它们往往短而轻,而且在重心的设计上精心计算,以保证投掷后以柄的中点旋转,精确地砍进目标。北欧的蛮族和印第安人都喜欢这种武器。往往携带好几把。甚至有以投掷斧子来竞赛的传统。在黑暗时代的蛮族还没有发展出骑士制度之前,穿上重装甲的蛮族士兵的作战方式其实很象罗马人。和罗马方阵先投出重投枪一样,蛮族的第一波攻击也是投掷斧;斧刃砍到盾牌上,也差不多能把盾牌给废掉了,但是和重投枪不同的是,敌人若想把投掷斧“送还”回来,也是很轻松的……(图为11原大)

    搏斗斧bataxe)

    搏斗斧是短斧家族中的另类。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尖锐突出的前端,可以用来刺杀敌人。在16世纪之后,搏斗斧和大剑一直是肉搏战武器中的主流。后期的搏斗斧逐渐向矛斧转变,如同截短柄的戟。这一时期的搏斗斧也叫做短戟(ugoshe)

    矛斧(searedaxe),卫士斧(guarde)

    如同一把短戟般,矛斧是单双手都可以握持的沉重武器。除了凶猛的劈砍外,尖锐的前沿和矛头也可以用来推、刺、扎,在室内战斗中往往是占据优势的主要武器,特别是守城的一方。和它同族的卫士斧(往往将矛斧也归入卫士斧)也是沉重的双刃斧。特别适合在高处向下劈杀(特别是在城堡的旋梯上这种旋梯最早就是在城堡中,防止敌人万一冲进堡来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拖延时间而设计的),因而得名。

    巨斧(greataxe)

    简单地说,就是放大了的战斧。比较流行的是哥特式和蛮族式,前者适合马战,后者适合步兵,巨斧的刃身往往特别厚重,以增加对铠甲的破坏力;巨斧每下砍下都需要用力才能再度提起,所以是威力大破绽也大的武器。在古代战场上主要是由重步兵使用为多。

    哥特式

    蛮族式

    在人类战争的历史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武器。虽然这些武器共通的非常多,但是也有很多武器是非常独特的。下面摘取一些形状特别的武器,作一简要介绍。

    拳剑dhar,ジャマダハル)和飞轮(chakra,チャクラム):

    玩过《暗黑破坏神2》,并且喜欢用刺客的朋友想必对拳剑都不会陌生。这种剑,是印度的回教徒所特有的一种武器,在印度之外很少见:一个方框作为护手,手抓住方框中的横木,有很多拳剑是被华丽地装饰过的。有不少拳剑还带有机关,使用者可以轻易地操作剑上的机关,于是剑刃就会分成三刃,方便于格挡对方的武器或是增加拳击的伤害力……至于飞轮,虽然也是印度的民族武器,但却是16-19世纪时锡克教徒所使用的;它就是一个轻巧的金属圆环(仅重150-500克),直径约为10-30厘米,环的外围被磨得锋利无比,然后,用手指套在环内,把飞轮旋转之后扔出去。飞轮的射程有40-50米之远,在30米的距离上能砍断直径2厘米粗的竹子。一般来说,投掷武器造成的伤害多是以穿刺攻击或重击为主,像飞轮这样能够“劈切”的投掷武器,的确要算一个罕见的异类。

    拳剑

    飞轮

    虎爪(baghnakh,バグa;ナク):

    bagh

    nakh也是印度的特种武器,其名的意思就是“老虎的爪子”。它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手抓住铁爪后面的把手,还有一条带子把铁爪绑在前臂上;而另一种则像手指虎一样,握在手里即可。不过,这种武器可比混混用的手指虎厉害得多:那些钢爪就像食肉兽的爪子一样,抓一下就是好几条不小的伤口,抓到喉咙更是必死无疑。这种武器在印度也不是合法的兵器,一般只有暗杀者或盗贼才会使用它。

    两种形制的虎爪:

    托钵僧号角(fakir‘shorns,ファキールズa;ホーンズ)及角盾(aru,マルs,シンガータ)

    这两种形状奇诡的兵器是17-19世纪,由印度的托钵僧教团使用的,因此得名。因为托钵僧的信仰禁止使用带刃的武器,所以他们把黑山羊的角(或制成角形的木楔)互相对着组合起来,在角顶端加以铁制的尖端。其中一种组合就叫做托钵僧号角,另一种在组合处加装小圆盾的种类则被命名为角盾(aru),亦名s,意为“杀之”。前者长约1-16米,重1-2公斤,除了在印度之外,北非的穆斯林平民也常常使用,不过他们所用的材料是当地的羚羊角。后者短则有75厘米,长则有3米的版本,重量也由08-4公斤不等;虽然外形怪异,但却是一种攻防兼备的有效武器。

    波纹剑(kris,クリス):

    波纹剑是马来人所使用的一种短剑,事实上kris一词就是马来语的“短剑”之意;这是相当有名的一种剑,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冼炼的刀剑”;它通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极度华美。而且,打造波纹剑的铁全都是陨铁:在马来人那里,所有的陨铁都要被征集到政府手里,用来打造这种剑。因为陨铁的纯度比较高,因此波纹剑相当锋利,又因为应用了特殊的铸造技术,所以在刀刃上有着特别的纹路。

    波纹剑一般长40-60厘米,马来人得到火枪之后曾经把它安在枪口,这就是刺刀的雏形。因为用来打造它的是“天上的铁”,所以波纹剑被看得相当神圣,一般都装饰有神的雕刻,被认为是辟邪的圣物;很多波纹剑就像日本刀一样,是一个家族的传家之宝。波纹剑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握住柄的横杆后,以手腕的灵活动作去刺戳对方。要领是绝对不能伸直胳膊,这样会大大降低灵活性。戳入人体后轻轻偏转方向拖出,可以造成巨大的创伤。但是无论如何波纹剑都并不是野战的武器。

    波纹剑

    双尖剑(hadie,ハラディ):

    双尖剑长约25-35厘米,有两个稍微弯曲的剑刃,两头的刃是相对着的;这是8世纪左右中印度的民族所使用的特殊武器,随着12世纪伊斯兰教势力侵入印度,这种武器就传播到整个伊斯兰世界之中,成为一种泛用的武器了。

    双尖剑

    刺突(eshcubz,ペシュカド):

    刺突是北印度的民族特有的一种武器,它的特点是刀刃略呈s形弯曲,并且有着t形的特殊截面。这种短剑显而易见,是专门为突刺而设计的,一般的甲胄可以轻易地刺穿;而且,为了增加重量,在柄上通常还会附上配重。这种武器传到波斯人那里,波斯人将之称为怀剑(kard,カルド)。

    刺突

    特殊的t形截面

    断月镖(katariya,カタリヤ):

    虽然很少见,但这种形状极特殊的武器还是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断月镖也是印度西北部的民族所使用的特种武器,足有35-45厘米长,一端有配重球。这种武器只要投出去之后,要么砍中对方,要么……被那球砸一下也不是好玩的。在当地的部族中,断月镖一直使用到18世纪。

    刺链(ickedcha)

    臭名昭着的刺链,永远和宗教审判那段卑怯黑暗血腥,充满着悲鸣和人性沦丧的黑暗历史联系在一起。也永远无法洗去身上班驳的暗红色锈迹。这种将带有特意铸造的锋利铁刺的钢环串连起来的粗大锁链,在熟练的刑吏手中可以轻如情人小手般捉下爬上树的小猫,也可以如恶魔的利齿般咬进最结实的肌肉,让孔武有力的大汉在痛苦和恐惧中颤抖。据说曾经有个刑吏在被10个士兵包围的情况下,一次挥舞就割伤了所有人的手腕,并且准确地绑住了要逮捕的犯人。这种技艺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毒蛇一般的银白色刺链在一脸阴沉的黑衣男子手中上下飞舞,无论是抽打还是纠缠都带出一条鲜红的血线的画面,实在是令人瞬间感到一阵阵的恶寒从脊梁上爬上来。据说从监狱里出来的人很长时间内一听到链条的声音就会脸色死白,这种恐怖的传闻多少也是有一些真实的吧。

中世纪西方冷兵器简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