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裁离我们并不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比其他人强烈得多。

    星期三,人人都穿着白衬衫来到课堂上,只有卡洛穿着一身红衣服,理由是白色和自己不相称。课堂上大家投票通过了组织的名字——diewelle,即浪潮之意(在原著小说里叫thethirdwave第三次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波浪型标志。蒂姆等人马上自告奋勇制作组织的网页。至此,一个群体运动所需的东西基本都具备了——组织名字、领袖、一些规矩、制服、标志等等。这个群体运动正式开始运行。下课后,蒂姆被小流氓欺负,土耳其裔的卡西(kaschi)等人上前帮助,还留下手机号码让蒂姆有事找他,蒂姆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蒂姆等几人还在晚上跑出去,在街上到处喷涂浪潮标志。蒂姆还狂热地爬上高高的建筑手脚架,在大楼外面喷上了一个巨大的标志。

    星期四,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了组织的共同手势——手从右到左做一个波浪形,统一的手势让大家的归属感更为增强。此前退出的凯文和其它许多同学加入了浪潮组织,而卡洛因为感觉自己和其它非浪潮组织的同学受到了排斥,渐渐成为了反浪潮分子。浪潮在海边聚会,大家感情更加接近,卡西和马可还号召大家去观看第二天进行的由浪潮成员组成的水球队与对手的比赛。而蒂姆则去温格家拜访吃晚饭,饭后居然在温格家门外睡了一觉,体现了自己对领袖的无比忠诚。卡洛则打印了大量反浪潮资料,准备在水球比赛上散发。

    星期五,温格得知乱喷标志的事情是浪潮成员所做后非常生气,痛斥了这一行为。随后让大家都写下自己这几天的感受。课后,水球赛开始,由于浪潮的组织工作,场面异常火爆,观众挤满了球馆,浪潮成员团结一致,以往喜欢单打独斗的马可也和队友积极配合,在比赛中占据了上风。浪潮成员守住各个入口不准许不愿做浪潮手势者进去,卡洛等偷偷潜入球馆,散发反浪潮资料,引起观众席上一片混乱,恰好池里也开始了斗殴,比赛最后被迫腰斩。马可非常不满,责问女友卡洛,还打了她。随后马可意识到自己和浪潮都已经失控,他找到温格要求他结束这个活动。短短几天内,浪潮这个群体运动快速的自行发展也大大超出了温格的意料,他答应会好好考虑。

    星期六,温格召集所有浪潮成员去礼堂开会。会上他读了前一天大家写下的感受。生于富裕家庭的却感觉空虚的、此前总是胡作非为的、此前从不被人重视的、非德裔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在浪潮这个集体里找到了自己的寄托,觉得自己以前的生活都是错误而无意义的,在浪潮这个集体里所做的一切才是有意义的。温格读完学生们的作文后大讲德国社会的不公,说浪潮将成为全国性运动,反对者将被吞没。学生们都被鼓动得神魂颠倒,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马可站起来反对,温格马上把叛徒这个帽子扣在他头上。马可在群情汹涌之下被押到讲坛上。温格提出要对马可进行刑罚,学生们都一致同意。这时温格告诉大家,这就是独x政治——几天前自由散漫、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学生们在群体运动中都被轻易地鼓动起来,轻易地丧失了理智,轻易地被一个独x者操控,做出愚蠢的事情——并说浪潮这个运动必须停止。大部分学生都醒悟过来,但蒂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拔枪打伤了一个同学,还威胁温格如果停止浪潮就打死他。温格提醒蒂姆如果自己死了就没人能领导浪潮,蒂姆左右为难,最后开枪自杀。影片最后,温格被警察带走。

    影片结局和原本的琼斯实验以及原著小说都有所不同,琼斯实验和原著小说中都没有人死亡,但大家知道,影片的结尾并不是不可能发生。实际上,过去的疯狂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社会的不满,对于自身现实的不满,很容易就会被利用,引导成疯狂的群体运动。单个人都是聪明的,一群人则是愚蠢而容易操纵的。在服装整齐划一、热情洋溢甚至狂热的人群里,在雄壮的音乐声中,在漫天飞舞的旗帜下,没有几个人的智商不会下降到低能的地步,没有几个人能压抑住自己被机智的演说家简单上口的口号和激动人心的演说挑起来的激情,最后变成群体运动中的群氓,做出各种愚蠢的行动,乃至犯下罪行。这一切,并不是只在独x国家才会出现,群体心理学的应用即使在所谓民主国家的群体运动,乃至宗教、营销活动中都会出现,这一切,离我们都并不遥远。

独裁离我们并不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