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电池的沿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也是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elecnche)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它的负极是锌和汞的合金棒(锌-伏特原型电池的负极,经证明是作为负极材料的最佳金属之一),而它的正极是以一个多孔的杯子盛装着碾碎的二氧化锰和碳的混合物。在此混合物中插有一根碳棒作为电流收集器。负极棒和正极杯都被浸在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铵溶液中。此系统被称为“湿电池”。雷克兰士制造的电池虽然简陋但却便宜,所以一直到1880年才被改进的“干电池”取代。负极被改进成锌罐(即电池的外壳),电解液变为糊状而非液体,基本上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碳锌电池。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这种电池由锌筒、电糊层、二氧化锰、炭棒、铜幅、封口剂等组成,如图4-1所示。锌筒既是负极,又是容器。中央的长条炭棒起导电作用,紧包着炭棒的二氧化锰是电池的正极。深褐色或黑色的二氧化锰中混有导电材料石墨或乙炔黑。在二氧化锰与锌筒之间只有几毫米宽的间隙中充填糊状电解质,它是由浓缩的氯化铵水溶液、微量升汞和氯化锌以及淀粉组成。加入微量升汞和氯化锌的目的是为避免锌筒的局部作用,增强电池的防腐能力,同时还能提高锌的负电势,以使电池的电动势随之提高。用淀粉的目的是将电解液制成糊状,从而使电解质离子扩散速度减慢,提高电池的贮存性能。封口剂多使用沥青,也有用树脂或石蜡的。

电池的沿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