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教权的兴衰与十字军东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成。中世纪基督徒深信人都有罪,赎罪的方法,一是苦行赎罪,一是朝圣赎罪。十一世纪克吕尼运动引起宗教复兴,使朝圣成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活动。

    教皇提高教权权威的欲望,想借故把基督徒团结在教皇周围;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教廷耿耿于怀,想恢复基督教的统一。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莱芒宗教会议上号召从异教徒手中夺取圣地,并大力渲染穆斯林的残暴罪行,从而在西欧形成了普遍的、群众性的宗教狂热。教会激发出的这种宗教狂热,导致了十字军运动的开始。没有宗教狂热,就不会有大的群众性运动(如中国文化大革命)。但宗教狂热并不能决定运动的方向,决定运动方向的是

    2经济原因城市的兴起,商业贸易的发展,不断地把西欧封建主卷入商品经济中去,刺激其物质享受的欲望,能发一笔横财该多好?外出远征掠夺是一条路。且当时英法实行长子继承制,造成许多无所事事的封建骑士,成为社会上的无组织力量,使社会不安定。另一方面,日耳曼贵族好战,经常互相攻伐,对外远征即是疏导这些过剩精力的最好方法。

    广大农民在封建压迫和商品经济刺激下,也想摆脱封建束缚,幻想发财,只要有人指出发财道路,便可一往直前。

    这时,意大利的几个城市共和国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也想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廷手中夺取东地中海的贸易市场和港口,控制东西方贸易。

    这样,西欧各阶层,上自教皇,下至农民,这种种的利益和欲望,成为十字军运动能长达近二百年之久的基础。

    3直接原因十一世纪下半期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接着又占领小亚细亚。十一世纪末塞尔柱帝国瓦解。拜占廷科穆宁王朝的皇帝阿历克塞,认为收复失地时机成熟,但自己力量不足,于是在1095年向教皇求援,逐给十字军东征以口实。

    2十字军东征的概况

    十字军东征前后共八次。

    第一次1096~1099年。前锋为农民十字军,约六、七万人,主力是骑士十字军。农民发财心切,急如星火,廉价卖掉一切可卖的不动产,高价购买路上所需物品,不等骑士十字军,提前数月于1096年春从法国出发,沿莱茵河、多瑙河一线前进。这些农民,他们以牛羊当马用,拖着双轮小车,车上堆着破碎的行李和他们的孩子们。每经过一个城市,一个堡垒,孩子们便伸出他们的小手问道,这是耶路撒冷吗?当农民十字军没有钱购买食品时,沿途便开始抢劫,饥饿、疾病、斗殴,到君士但丁堡便死伤大半。对这支光会抢劫的破烂军队,拜占廷皇帝阿历克塞一世赶快把他们送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结果,剩下的在小亚细亚被突厥人全部歼灭。

    主力骑士十字军1096年秋才出发,领导人是西西里的诺曼骑士。1097年占领小亚的尼西亚城,1099年在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叙利亚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爱德萨伯国,特利波里伯国,控制了地中海东岸。

    第二次1147~1149年。第三次1189~1192年。主要是对付阿拉伯人的反攻,但都失败。

    第四次1202~1204年。宗教狂热可以激起十字军运动的开始,但并不能决定十字军运动的发展方向。第四次十字军本来是渡海攻打埃及,但在威尼斯人操纵下,十字军被困在海岛上,借口拜占廷皇位之争,结果竟攻打拜占廷。1204年4月13日君士但丁堡被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十字军建拉丁帝国。威尼斯人控制东地中海贸易。1261年小亚的希腊人国家尼西亚的皇帝靠威尼斯人的对头热那亚人帮助,重占君士但丁堡,才恢复拜占廷帝国。

    以后还有四次,第八次是1270年,但十字军运动已衰落。1291年十字军丧失最后一个据点阿克,耶路撒冷王国灭亡。

    3十字军东征的后果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对穆斯林的还击,是欧洲实力增强的表示。它阻碍了近东各国尤其是拜占廷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西方文明的发展。

    政治上,骑士和封建主不断到东方去,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

    十字军运动从兴起到失败,正反映了教权从上升到下降的历史过程。

    经济上,东征使意大利各城取代了拜占廷和阿拉伯商人在欧洲的贸易中介地位,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改变了西欧封建主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使其货币需求扩大,推动了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

    文化上,东征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使西欧人大开眼界。东方文明传入并影响欧洲,西欧人开始讲文明了,讲卫生了,知道经常洗澡了。

教权的兴衰与十字军东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