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最后的骑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骑兵一手扯缰,一手挥舞着马刀,好不威风!雕塑的基座上有宋任穷题写的“铁骑雄风”四个镏金大字。
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营长鲍布仁乌力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是草原上长大的,周身透着一股草原人的豪迈与直爽。据他介绍,骑兵曾是我军的一个主要兵种。早在1928年的4月,我军就成立了第一支骑兵部队,即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队,此后又先后成立了骑兵团、骑兵师。在骑兵部队最鼎盛的时期,曾经发展到12个骑兵师,在我军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骑兵是我军在实现摩托化、机械化之前,机动性最强的一个兵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摩托化、机械化取代了骡马化,当年的战马已经被坦克、装甲车、步战车所取代,骑兵部队大规模缩减。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一营,就是仅存的几支骑兵部队之一。
说起最后的骑兵,鲍布仁营长心中颇有些不平。原来,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名叫《最后的骑兵》,但演得不是他们,而是新疆军区的一个骑兵分队。鲍布仁营长告诉我,现在拥有骑兵旗帜和马刀的真正骑兵全军只有两个营和几个骑兵连,而他们是第一营,最后的骑兵只有他们才有资格。
鲍布仁营长可能是认真的。昔日辉煌一时的骑兵,没有被现代战争所选中,黯然退于次要地位。他们的存在意义,更多的是对那昔日辉煌的一种纪念。但是,好强的骑兵传人绝不就此自我消沉下去,他们在边境巡逻、抢险救灾和影视拍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骑兵第一营,官兵们专门为我们进行了骑兵表演。表演科目主要有跨跃障碍、马上斩劈、马上射击、蹬里藏身等,只见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勇往直前,马刀劈下,干净利落,模拟的靶标立即拦腰斩断。表演中最为壮观的是上百匹军马一起奔驰,骁勇的骑士在马背上挥舞着马刀向前冲锋,可以说是马刀闪闪、马蹄生风、杀声震天、势不可当。
一营副教导员彭冲告诉我,骑兵们要完成这些高难动作,关键是人与马要配合好。在骑兵部队,战士们都把军马看作是“无言的战友”。其实,这种说法本身也符合事实。因为每一匹军马都和战士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档案,上面详细地登记着军马的名字、性别、产地、毛色、编号、服役日期、以及由谁管理、是否立功受奖等,登记得很详细。因此,战士们就像对待战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坐骑,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一连连长周晓猛说,他们连里有的战士在冬夜里宁肯自己挨冻,也要把被子给军马披上御寒。
常年和军马在一起摸爬滚打,战士们已经和军马之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大家都说马通人性,你给它一分爱,它报你十分情。在以往的影视拍摄中,曾发生过多次军马救战士的故事。大家告诉我,只有当了真正的骑兵,才能感受到骑士与军马之间的生死之情。
来骑兵第一营这两天,向来少雨的内蒙古西部草原竟然连下了两天雨。风雨吹打着营区里的高大白杨树,颇有些萧条寥落的初秋寒意。看看营院的架构,当年这里至少有一个师的骑兵,如今却只有一个骑兵营了。在萧瑟的秋风秋雨中,我感觉到这繁华过后的冷清,竟是如此的强烈而分明。
离开骑兵第一营,回头再看看那高高地立在营门前的骑兵雕塑,我想,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那种挥舞马刀、沙场角逐的时代确实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仅存的几支骑兵部队在支边建设、守卫边防和影视拍摄中的确展现出新的风貌,也做出了他们的贡献。今后不管骑兵这个兵种是否还会在我军继续保留,但骑兵的风采却会永远铭刻在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上。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李志勇
探访中国最后的骑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