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世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昭上言:“编修太祖实录及梁、唐二末帝实录。”农历2月,柴荣再次亲征南唐,攻破南唐援军紫金山寨,克寿州。消灭唐军四万人,获船舰数百艘,钱帛器械无数,车驾发下蔡还京。农历4月,故彭城郡夫人刘氏册封为皇后。故皇弟、皇子均赠封,故皇妹册封。农历5月,李重进、向训、张永德、赵匡胤等因功晋升官职。宰臣范质、李谷、王溥并爵邑,改功臣。枢密使魏仁浦加检校太傅进封开国公。农历8月,升王朴为枢密使,检校太保。前濮州刺史胡立自蜀回。农历10月,先期刺令光广造军士袍襦,不即办集,命斩之。至是以小过见诛,人皆冤之。诏悬制科凡三,其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曰经学优深可谓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不限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并许应召。农历11月,柴荣亲率诸军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败唐军于涡。遂鼓行而东,沿淮城栅,所至皆下。农历12月泗州守将以城降,柴荣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敌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

    公元958年,后周显德五年,三十八岁。农历1月,柴荣亲攻楚州,遇到楚军防御使张彦卿的誓死奋击,周兵死伤甚重。“拔之,斩伪守将张彦卿等,六军大掠,城内军民死者万余人,庐舍焚之殆尽。”农历2月,车驾发楚州南巡,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农历3月,幸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南唐主李璟迁陈觉奉表陈情,献贡品,被迫谴人献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岁输贡物十万,以求息兵。柴荣悉平江北,得州十四,县六十。南唐去帝称号,只称“江南国主”。令翰林学士李昉对被贡者进行复试。诏曰:“比者以近年贡举,颇事有循,频诏有司精加试练,所冀去留无滥,优秀昭然。昨据贡院奏,今年新及第士等,所试文字或有否臧,奚命辞臣再今考覆,庶泾、渭之不杂,免玉石之相参。”农历4月,车驾发扬州还京。新太庙城,迁五庙神主入于其室。农历5月,下诏:“侍卫诸军及诸道将士各赐等第优给。应行营将士殉于王事者,各与赠官;亲的子孙,并量才录用;伤夷残废,别赐救接。淮南诸州及徐、宿、宋、亳、陈、颖、许蔡等州,所欠去年秋夏税物,并于除放。”农历6月,命窦俨参定雅乐。有司奏御膳料,柴荣批曰:“朕之常膳今后减半,余人依旧。”兵部尚书张昭等撰《周太祖实录》三十卷成。农历7月,颁行《大周刑统》。赐诸道节度使、刺史《均田图》。农历10月,诏淮南诸州乡军,并放归农。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颁行《均田图》。诏曰:“言念地征,罕臻艺极,须并行均定,所冀永适轻重……”让地方官吏均定田赋。并派官吏巡行诸州,丈量土地,以据田亩,定税赋。农历11月,诏翰林学士窦俨,集文学之士,撰集《大周通礼》、《大周正乐》。农历12月,楚州兵马都监武怀恩,因擅杀降卒弃市。楚州防御使张顺因贪污榷税钱五十万,官丝二千两赐死。诏重定诸道州府幕职令录佐官料钱,其州县官俸户宜停。

    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三十九岁。农历1月,诏:“每年新及第进士及诸闻喜宴,宜令宣徽院指挥排比。”“礼部贡院今后及第举人,逐科等第定人数姓名,并所试文学奏文,候敕下发榜。”农历2月,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发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济,以通青、郓水运之路。又疏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左补阙王德成因举官不当,左迁右赞善大夫。农历4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至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降。农历5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农历6月,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俭点。立魏王符彦卿女为皇后。以皇长子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农历6月19日柴荣驾崩,终年三十九岁,其子柴宗训柩前即位,时年七岁。范质、王溥、魏仁浦并相,执掌朝政。农历11月,葬柴荣于新郑陵上村,谥曰睿武孝文皇帝,陵曰庆陵,庙号世宗。以贞惠皇后刘氏附焉。

    周世宗改革

    周世宗柴荣(921—959)后周第二代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后周开国皇帝太祖郭威在位期间,曾就恢复农业生产、革除累朝弊政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显德元年(954),柴荣即位,广泛收罗人才,继续推行改革。政治上,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经济上,鼓励逃户回乡定居,减免各种无名科敛,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编制《均田图》,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动员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漕运;停废敕额(朝廷给予寺名)外的寺院3万余所,敕额外僧尼一律还为编户,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佛像铜器铸钱,缓解了唐末以来长期缺钱的局面。军事上,整肃军纪。显德元年,处决了与北汉作战时临阵溃逃并劫掠辎重,扬言周军已败的禁军大将樊爱能、何徽以及中级将校70余人。班师后,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募壮勇,组成了精锐的中央禁军。周世宗还修订刑律,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显德二年,世宗采用王朴提出的“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致力于统一全国的大业,先出兵后蜀,收回4州。次年伐南唐,经三年苦战,收回淮南、江北14州60余县。六年征辽,收回燕云16州中的3州,五月间,乘胜进取幽州,突患重病,被迫班师,六月卒,年39岁。世宗柴荣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及成就,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灭佛

    后周显德二年(955)五月,后周世宗诏天下寺院,非敕赐寺额者皆废之,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并于当留寺院中,今后不得再造寺院。禁私度僧尼,凡欲出家者,须先取得祖父母、父母、伯叔同意,方许出家。唯两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京兆府(今陕西西安)、青州(今山东益都)置戒坛。禁僧俗舍身、断手足、炼指、带铃、挂灯、毁破身体等。有如所犯,所在严断,递配边远,勒令还俗。重者准格律处分。令两京及诸州每年造僧帐两本,一本奏闻,一本申祠部。有死亡还俗随时开落。当年废寺院三万o三百三十六座,存二千六百九十座。有僧四万二千四百四十四,尼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六。此即佛教史上著名的周世宗灭佛。至九月,周世宗又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毁铜钱造器皿及铸佛象,于初一,敕立监采铜铸钱,除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外,民间铜器、佛像,限五十日内全部送官,官给价值;过期匿而不送,五斤以上死罪,一斤以下徒二年。

    周世宗大义责夏州

    后周显德二年(955)正月,定难节度使(治夏州,今内蒙白城子)李彝殷不满与之相邻的府州(今陕西府谷)折氏升为节度使,与自己并列,拒绝府州使节通过其辖境入周。周世宗柴荣与宰相商议,宰相以为夏州是边镇,向来加以优恤,而府州偏小,无关大局,宜抚谕李彝殷。但世宗以为府州折德扆忠心对周,抗北汉,不可一旦弃之,夏州只产羊马,而贸易百货全部仰仗中原。于是遣供奉官齐藏珍赍诏书责李彝殷。李彝殷谢罪。

    评周世宗柴荣

    中国历史上在唐朝之后的是五代十国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九十多年,既从唐昭宗既位后四年(西元890年)年起,至宋太宗初年(西元979年)平定北汉止中原共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五个朝代,依次是朱温建立的梁(907-923年),李存勖建立的唐(923-936年),石敬瑭建立的晋(936-946年),刘知远建立的汉(946-950年),郭威建立的周(950-960年)五代十国是唐玄宗末年经安史之乱引发的藩镇之祸的扩和延续,那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期连年的战争使得无辜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纵观五代五十三年里,只有两段相对稳定安康的时期一段是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间这段时间守成有余,外治不足而另一段就是周世宗柴荣显德年间这短短的六年里不仅使国内大治,面且外战屡胜,积蓄国力,为后来赵匡胤的统一事业打下了极坚实的基础

    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920-959年),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兼养子,953-959年在位周太祖郭威原仕汉为侍中时便十分看中柴荣的才能950年,郭威代汉称帝建周,封柴荣为晋王,镇守邺都委以重任,因为郭威原有二子于汉隐帝时被杀,侄子数人也同时被害,只得取妹子柴荣入继为养子至953年郭威崩世,命柴荣继位此时的中原四分五裂,计有南唐,吴越,福建,湖南,南汉,荆南,后蜀,北汉此外还有雄据朔方的契丹,定难军阀,西部的党项,吐谷浑等而不和周接壤的只有吴越,福建和南汉三国其他诸国与周或离或和,北部的北汉视周为极仇,勾结契丹屡犯边界南部边界与蜀,唐战事频繁,可以说是周四面受敌,国际形势是十分紧张的摆在柴荣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国贫民弱,外敌四起柴荣对这些困难不是不清楚,但他面对困难并不畏缩,而是迎难而上,主动去摆脱困难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亲征河东,盘距在太原一带的北汉政权联合契丹南攻潞州欲乘柴荣立足未稳,先发制人,亡掉周朝柴荣不慌不忙,传召四方,征募勇士,入编禁军接着简选良将四面出击,在人数不如汉辽的情况下,沉着应战,终将汉军击溃,潞围自解

    五代之所以朝兴夕亡,主要原因是将骄兵惰,拒镇为患,主权下移,仍蹈唐藩镇之祸的覆辙柴荣利用处死两个临阵溃逃的将军樊爱能和何徽的时机大动手腕,先杀后葬,以示惩罚此后各路将卒惧主雄武,再也不敢持功骄惰了柴荣因把主要精力放在统一上,对于藩镇之乱遗留下来的积弊也不是坐视不理,只是觉得时机尚不成熟

    当汉朝内乱之时,西部边界的秦凤成阶四州投降后蜀柴荣击败北汉刘崇后,便把下一个战争的目标对准了后蜀柴荣只派了一个凤翔节度使王景前往伐蜀,王景联同向训,韩通数将四面出击,并不费力的击败后蜀,收回秦凤成阶四州这固然是王向韩待用兵善谋,更主要的是柴荣慧眼识人,胸有成竹,并没有亲征而是准备大规模进攻南唐,这次攻蜀只是敲山震虎,让后蜀见识周朝厉害,不敢轻举妄动,且威吓住吐谷浑,党项等少数民族势力,以便放心的南征

    南唐据有两淮,江西,江东等地,土地肥沃,尤其是两淮之地,不但地理位置重要,控制两淮可以扼制住江南咽喉,而且两淮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个难得的生财之地周朝成立不久,国力尚不甚强,柴荣只能通过战争抢夺土地和人口以便增强国力南唐主李景昏溃无道,五鬼当朝,忠良远窜,国内政治十分黑暗腐败,其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对唐发动战争的胜率很大,这是柴荣久欲攻唐的重要原因柴荣率师亲征,刚开始受到有勇有谋的南唐名将刘仁瞻的顽强抵抗,双方展开拉锯似的攻守柴荣不愿和刘仁瞻死拼,决定抛开寿州,留重兵困守寿州,不让刘仁瞻有可退之机遂后命赵匡胤率轻兵直袭清流关,攻下江北重镇滁州,使唐都金陵直接暴露在周军强大的火力控制范围之内,让李景大为惊慌,遣使求和,柴荣既以得手,岂肯就此罢手,还要获得更大的利益柴荣斥退唐使,便遣将攻取扬州,泰州,光州,蕲州,鄂州,舒州,唐江北土地已经被周夺去一半,周军用了两年多时间终于攻下死守不降的寿州,气死刘仁瞻柴荣逼李景交出江北庐,黄数州,让唐人全面退守江南,悉数把江北送给周朝这次伐唐大获全胜,周共得到江十四州六十县,国力骤然增强,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提供强大的动力

    北汉趁周伐唐时,又联合契丹南下攻周,柴荣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并没有惊慌而是看透形势,认为北汉拉住契丹来战,主要是因为契丹实力强大柴荣决定来个釜底抽薪,直接去攻契丹,凭周军士气旺盛,国力正强之势,攻契丹胜算较大,打败契丹,北汉势孤,到时更容易收拾柴荣再次亲征,未大动实力便攻下契丹的宁州,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契丹大震,国内一片惊恐,也无心助北汉汉人无助,对周实际上已经构不成多大危胁,这次危机已经化解

    如果不是柴荣忽然得病,病情且日益沉重,不得不退兵的话,凭周朝的实力和柴荣的雄才大略,不出一年,便可收复晋时割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还可轻而易举的灭掉北汉,一统北方,再经过数年休整,南下攻取蜀,唐,越,汉,闽,荆,楚等国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这样一来,统一中国的事业就完成在柴荣的手中,而不是后来代周称帝赵匡胤赵匡胤之所以能统一中国,除了他本身的雄才大略,勃勃野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周政权国力强大,军队大多参加过对北汉,契丹,后蜀,南唐发动的战争,富有战争经验,不是柴荣辛辛苦苦批下的良好基础,赵匡胤的统一战争绝不可能在二十年内完成,蒙元统一中国用了七十四年,滿清统一中国用了六十六年,相较而言,赵匡胤是相当幸运的柴荣死的时候只有短短的三十九岁,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实在让人遗憾不已

周世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