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压抑的军事奇才魏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被压抑的军事奇才魏延

    一直以来,魏延是一位身上承载着太多争议的名将,尤其是“异道会于潼关”的军事战略,更在千年以后充满了无数的争论。个人认为,魏延者,军事奇才也,只是被诸葛亮压抑得太久,以致难以“功盖三分国”。

    魏延用兵,攻则拉枯摧朽,守则固如金汤,攻守自如,张弛有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攻,魏延善出奇兵。“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以是观之,若有荆州数十万兵马,早已效仿孙策攻占襄阳,阴窥许昌,岂如关羽仅“威震华夏”而不得寸土。兵法有云,“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魏延是也。守,魏延善以攻为守。延守汉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如此气概,放眼三国,唯曹操可堪比拟。

    但是魏延的悲哀在于所托非人,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是诸葛亮。魏延善攻,而“诸葛一生惟谨慎”;魏延好出奇兵,而诸葛步步为营;魏延“性矜高”,而诸葛善以“平易近人”面目出现;魏延本可独当一面,而诸葛却强令其为前锋,笼于麾下。与顶头上司如此意气相左,注定了魏延的压抑。说魏延所托非人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他本意选择的是刘备,也确实没有看错刘备——能以汉中门户相托,足以证明自身能力。可惜的是刘备死得太早,而诸葛一手遮天。

    首先,“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一个“每”字,道出魏延与诸葛的军事思想不是一般的分歧,而是存在严重的差异。魏延用兵如何,守汉中、破郭淮已有定论,较之诸葛,战略或有不及,战术则绝对超出其上,然此才却不得发挥,无怪“延长谓亮为怯,叹狠己才用之不尽。

    其次,“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古人有云:“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以天纵奇才而屈居人下,如虎囚于柙,龙困于渊,鸿鹄之志不展,功劳尽为他人,此岂英雄所为?

    再次,“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本指如此。不便反叛”。此亦魏延所悲,悲在其“忠”。“良禽择木而栖”,魏延却一意返蜀,却至身败名裂,生平抱负不得尽展,反受后人笑骂,怎不令人叹惋。

    总之,以魏延性格,独当一面则雄才尽展,居于人下则如烈马,非明主不能驯也。因此放之刘备则功成名就,放之诸葛则身败名裂。设若收之于曹操,当可与张辽如双子星座,交相辉映。

    魏延是三国里争议很大的人物,论坛里也已经谈论得很充分了,本没有多少再谈的空间。但魏延是我很喜欢的一名将领,所以还想再说说他。

    一、演义篇

    一、相貌

    魏延出场,是在刘备携民投襄阳,被蔡瑁、张允所拒时:“忽后城中一将默然跳起,引数百人径上城楼,来杀蔡瑁、张允。此人是谁?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

    第二次出场,是关羽战长沙,韩玄欲斩黄忠时:“忽然一将挥刀杀入,砍散刀手,救起黄忠……百姓视之,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器宇轩昂,貌类非俗,乃似关将。”

    (以上为罗本,在毛本中,“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器宇轩昂,貌类非俗,乃似关将”等语句均被删去。但仅凭“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就令人不禁会想到关羽了。)

    总结:魏延相貌堂堂,长得很象关羽。当然,挺魏延的也可以说是关羽象他。

    二、武力

    魏延主要战绩有:

    1、第一次出场时,大战文聘。

    2、取西川时,与冷苞战三十合。

    3、战葭萌关时,与马岱战不十合,岱败走。但马岱有诈败的可能,因为他跟着回身一箭,中了魏延左臂。估计魏延怎么也没想到,日后就是此人砍下了他的头颅!

    4、战斜谷时,拈弓射中曹操,使他折却门牙两个,魏延骤马来杀曹操,庞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

    5、首伐中原时,魏军先锋曹遵(既为先锋,理当不弱)战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

    6、二伐中原时,诸葛亮粮尽退兵,魏国先锋大将王双(猛将啊!)驱军追赶,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喝:“魏延在此!”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一刀砍于马下。虽是突袭,但魏延手下仅三十骑人马,望汉中缓缓而行。真孤胆将军也!我特佩服。

    时人评价有:

    1、诸葛亮:“魏延素有反相,因怜其勇而用之”。

    2、后主(刘禅):“魏延乃勇将”。

    3、姜维:“魏延勇猛”。

    总结:魏延在演义中战绩不显,负于庞德说明其武力未跻超一流境界,后期更多被诸葛亮用于诈败、诱敌,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斩王双是一大亮点,可惜明显是突袭。不过,从时人的评价看,魏延确是勇将,是诸葛亮御用先锋,也是三国后期可与司马懿御用先锋张郃相抗的寥寥数人之一。个人认为他的武力与张郃、张辽、徐晃、甘宁、姜维等人为同一档次。

    三、智力

    魏延智力上的直接体现是诸葛亮首伐中原时,献径出子午谷之计。对此计见仁见智,争论很多,象论坛上龙殃云兄不久前就作过详细分析,他是否定子午谷之计的,而我则坚持这是上策,诸葛亮未采用,殊为可惜。这里不谈此事,通过其他方面来谈。

    1、刘备识人至深,而魏延深得刘备器重。刘备称汉中王,封魏延为汉中太守,这一职位何等重要,非智勇之人岂能任之?

    2、刘备亲征伐吴,命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马超助魏延守汉中,马超只能作副手,足见魏延

被压抑的军事奇才魏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