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荀子
荀子(公元前336——235年)名况,字卿,赵国都城邯郸人(《荀子籍贯考辨》),时人尊称其为荀卿。又因荀、孙音近,亦称孙卿。战国时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史记》)
少小离家求学,曾求学于今苏杭一带。
公元前316年,风华正茂的荀况来到燕国,目睹了燕王哙禅让的整个过程,并对燕王哙进行劝阻。据《史记燕召公世家》及《六国年表》,燕王哙这年传国于相子之,自己反为臣下,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荀子正论》有大量反对禅让的言论,应是荀子此时所作。荀子反对燕王哙的禅让,可能是针对政治的稳定而言的。在他大约是晚年的作品《成相》中,则对尧舜的禅让进行了赞美和肯定,反映了他思想的变化,也符合儒家的一般观念。
公元前286年,荀子五十岁,游学于齐。(据《史记》及刘向《叙录》)
公元前285年,荀子离开齐国前往楚国荀子到齐国后,遇到齐湣王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在这样的环境下,荀子无法在齐国呆下去,不久便去了楚国。
公元前278年,荀子五十七岁,由楚国回到齐国。荀子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成为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先生;曾经“三为祭酒”,多次担当学宫的领袖,成为稷下“列大夫”之首。《韩非子显学》篇所谓“孙氏之儒”,即儒家中的荀子学派,主要形成在这一时期。
公元前255年,齐国内乱,旬子受奸佞排挤,只好接受楚国春中君之聘,任楚国兰陵(
荀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