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江闲人的闲话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了忘却的纪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课本中的历史内容可以全部删除;照此逻辑发展下去,所有的历史研究和教学也可以取消。这显然是不值一驳的荒谬逻辑。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个抗日故事,这又涉及到人们如何对待抗日战争的问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就在这样一个年份里,有人居然把一个抗日的故事从课本中删除,这意味着什么?至少意味着他们根本不把这段光荣而悲壮的历史当回事。这两年,日本右翼势力一边否认和篡改侵华战争的历史,一边公然要求中国取消“反日教育”,要求我们修改教科书,这真是荒唐透顶的事情。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强盗洗劫了一户人家,事后这个强盗不但不低头认罪、赔偿道歉,还反过来指责那户人家不该进行防盗安全教育。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正因为这个因素,“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故事在21世纪的今天,有着特别的现实针对性。一方面,它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舍身报国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借此了解一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让人不解的是,教材编写者居然把这样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素材删掉了。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荒唐:日本那边在篡改侵华的历史,我们这边在遗忘抗日的历史,从而形成一种可怕的吻合。这种所作所为,虽不至于是主动响应日本右翼势力的结果,但笔者不得不说这在客观上的确起到了那样的作用。如果日本右翼分子知道了这件事,必定会这样说:“你们,大大的好!”

    在那番解释中,徐根荣说到“现在和平时期”如何如何,言外之意无非是“战争题材”与现在的和平氛围格格不入。那些抗日英烈倘若地下有知,不知会对这种论调作何感想。记得去年赴湖南芷江参加芷江受降60周年纪念活动,东道主举办了一个大型文艺演出。让人困惑的是,一个抗战事件的纪念演出中,居然没有演唱一首抗战歌曲。我询问筹办官员何以如此,得到的答复是:抗战歌曲与和平主题不符。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有些生活在和平中的人,忘记了和平是怎么来的,忘记了今天的和平生活与先辈奋斗牺牲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遗忘,说轻点是患了健忘症,说重点是忘恩负义。

    徐根荣强调,《狼牙山五壮士》与学生思想脱节,越来越难勾起年轻老师们的共鸣。这看似是个理由,其实也只是托辞而已。是被动地适应学生的需求,还是主动地加以引导,这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针问题。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教书育人,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反之,如果一味地被动适应学生的需求,恐怕很多课程都得取消。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思想脱节”才凸显了教育的必要性,如果一点都不脱节反而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再说,学生爱不爱听,关键是教师讲得好不好,教师讲得好不好,关键是重视不重视,该重视的不重视,那就是失职。

    至于“多元化”,也不能成为这次删除事件的理由。多元化与历史教育并不矛盾,恰恰相反,有益的历史素材可以成为多样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多元化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想一想,今天的人如果锁上丰富多彩的历史宝库,人类的思想和生活还能剩下什么?

    看看这几年的教育界,有些事情让人很是困惑。撇开乱收费、高收费、招生舞弊等现象不说,单就修改教材和课程设置而言,有人公然否认岳飞是民族英雄,有人撤销了历史课程,有人取消了历史研究机构,现在又有人将狼牙山五壮士删出教材;与此同时却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和周杰伦的流行歌曲纳入教材。从中不难看出一些教育工作者的价值颠倒和思想混乱,从中也不难看出一些教育官员的浮躁短视和不负责任。在这些人的眼里,真实的“狼牙山五壮士”还不如虚构的“天龙八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的爱国歌曲还不如时髦的流行歌曲。这种颠倒的价值观实在让人忧虑。重要的是,这些事情不是出于一般的人,而是出自教育工作者和教材编写者,就更加重了人们的忧虑。

    其实,笔者不反对读武侠小说,不反对听流行歌曲,更不反对教材编写者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课本进行更新和改善;笔者反对的是去好取次、去重取轻、去实取虚,该保留的拿掉,该拿掉的保留。武侠小说和流行歌曲,本已大行其道,还要纳入课本,有必要凑这个热闹吗?

    世事的变迁在加速,时代的脚步在加快,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也不管时代如何前进,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忘记的,因为它具有永恒的价值。狼牙山五壮士及其展现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具有永恒价值的历史瑰宝。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但有人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个常识,所以笔者不得不再强调一次。

为了忘却的纪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