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简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姬美夕》(1988)、
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动画曾一度进入了“冰河时期”,但随着庵野秀明的《新世纪evangelion》(1995)的推出,“冰河”开始解冻,日本动画又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以后,日本动画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动画题材与制作人员也开始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分化,动画的制作者中既有像浅香守生这样擅长制作
据日本因特网站刊载的资料统计,自1960年至2001年,日本共生产电影版和电视版的动画片2403部,其中电影版901部,电视版1502部。单看这个数字,似不多,但如果把每部电视版的分集累计起来,那么其数字将是十分惊人的。
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除了资金雄厚、有着独立企划、制作、发行能力的东映动画、吉卜力工作室、、sunrise等这些制作了许多知名动画片的大型公司外,还有许多像童梦、这样的仅以承接画面制作为主的“作坊”式工作室或公司。
日本动画以“机器人”“美少女”为号召,走出了一条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动画之路。
他们的动画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独特商业运作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寻找卖点,注重商业性,是日本动画片的突出特点。日本动画商或以感官刺激为主的大制作占领成人市场和青年人市场,或以简练得近乎符号的造型、戏谑的语言、多达百集甚至数百集超长篇幅的低幼卡通,去占领儿童市场。由于强调商业性,必须加快生产速度,因此日本的动画片除了《千与千寻的神隐》一类精心制作外,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图快而缺少表情和细节的刻画,动作生硬或口动而目呆的死画面随处可见。至于优秀的动画片,则大都追求一种唯美主义,不仅背景画得细腻逼真,深度感和层次感都很好,而且将男女角色都描绘得极为标致靓丽:一律的颀身修腿,长发飘逸,大大的美目里眸子黑润,莹光闪耀;男子肌肉饱满,个个像健美运动员,女子丰胸翘臀,个个赛模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带有唯美化模式化的日本动画人物造型。这其实也是为了迎合青少年的审美追求。从整体上看,日本动画片基本采用写实风格,对形象作变形处理的不多。这无外乎也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因为写实风格顺从了大多数人的欣赏习惯。此外,日本动画片在组合驱动画面产生最为强效的动态视觉方面,可谓费尽心机。它们充分调动电影语言,全方位变更镜头角度,加快场面切换速度,频繁移动背景,增添示意线,强化光影效果和音响效果,以此造成对观众视觉神经的猛烈冲击。抛开故事情节不言,上述手段的运用是日本动画片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精明的日本动画商还根据观众口味的变化随时对作品的表现手段做出相应调整。正因为如此,日本动画片在全世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群,得到了不同肤色、种族的欣赏者的认可,自然也取得了不菲的票房收入。
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众富足,是日本人得以“大和民族”自诩自矜的资本,而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震频繁、人口密集所带来的隐忧和恐惧,又是笼罩在他们心灵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与此相连带的是日本右翼势力中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情结和称霸世界的侵略野心。这些都深刻影响着日本动画片的母题和审美取向,是一部分日本动画片充斥暴力、杀戮、征服、武士道精神、色情或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人生观的根本原因。按市场需求确定选题,充分利用电脑给制作提速,尽力降低成本,缩短出品周期,依靠巨大的片量争夺市场,以获取最可观的利润,这些固然是日本动画业赖以骄人的长处,但同时带给它的却是难以克服的痼疾,即:影片的媚俗倾向、胡编妄作和粗制滥造。以日本的经济实力,加之90多年制作经验的雄厚积累,日本动画业却没能像迪斯尼那样留下40余部《白雪公主》似的脍炙人口、影响全球的经典大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载自吉林艺术学院《世界动画史》
日本动漫简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