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薪火续新章 山海共前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姆瓦说,姆瓦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库的雏形渐渐显现,村民们每天都会来工地帮忙,有的搬砖,有的和水泥,虽然辛苦,却满脸笑容。培训中心的学员们也成长得很快,不仅能独立完成测量和绘图工作,还能给村民们讲解技术要点,成了李阳和陈曦的得力助手。
nbsp这天傍晚,李阳和陈曦坐在工地旁的草地上,看着夕阳下的水库,李小远趴在他们中间,手里拿着画笔,正在画水库建成后的样子。“你看,孩子们都这么期待,咱们一定要把水库建好。”陈曦靠在李阳肩上,声音温柔。
nbsp李阳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远处的村庄,村民们正在自家院子里做饭,炊烟袅袅,孩子们在村口追逐打闹,一派祥和的景象。“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非洲的时候吗?”李阳轻声说,“那时候我还担心自己做不好,是你一直鼓励我,说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nbsp“现在我们不仅做到了,还让更多人加入了进来。”陈曦笑着说,“你看培训中心的学员,还有诊所的医护人员,还有悦悦带的孩子们,他们都是这份事业的传承者。”
nbsp水库建成那天,洛里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村民们围着水库唱歌跳舞,马库村长打开闸门,清澈的水流进农田,玉米苗在水中轻轻摇曳,像在欢呼。李悦带着研学营的孩子们,把写满祝福的纸条放进玻璃瓶里,埋在水库边的大树下,约定十年后再来这里,看看水库给村子带来的变化。
nbsp苏瑶的移动医疗车也成了村里的“常客”,每个月都会来给村民们做体检,还会定期组织健康讲座。有个叫卡玛的老人,之前因为高血压经常头晕,经过苏瑶的调理和指导,现在不仅血压稳定了,还能帮着家里干农活,他逢人就说:“苏医生是我的救命恩人,中国人是我们的好朋友!”
nbsp培训中心的学员们,有的留在了基地,有的回到了自己的村子,成了当地的农业技术骨干。有个叫哈桑的学员,回到村子后,不仅推广了耐旱玉米品种,还带领村民们建了一个小型养鸡场,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一倍。他特意给李阳和陈曦寄来一张照片,照片里他和村民们站在养鸡场前,笑得格外灿烂。
nbsp李悦的“中非少年农耕研学营”也越办越火,每年都有上百名中国和非洲的孩子参加。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农耕知识,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个叫王乐乐的中国孩子,和非洲孩子姆瓦成了笔友,每个月都会互相寄信,分享各自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约定长大后一起为中非合作做贡献。
nbsp时间过得很快,又一个五年过去了。李小远已经十一岁了,他不仅跟着李阳和陈曦学会了种玉米、修滴灌,还跟着苏瑶学会了简单的急救知识,跟着李悦学了一口流利的斯瓦希里语。他最大的梦想,是长大后考上中国的农业大学,把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非洲,让更多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nbsp这年冬天,李渊和苏瑶迎来了他们的金婚纪念日。一家人在基地的院子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庆祝仪式,洛里村的马库村长、哈桑,还有很多村民都赶来祝贺,带来了自己种的水果、做的点心。马库村长还特意给他们送了一幅画,画的是十年前他们第一次来洛里村的场景,如今画里已经添了水库、农田、学校和诊所,满满的都是岁月的痕迹。
nbsp“老李,苏医生,谢谢你们这二十年来对我们的帮助。”马库村长举起酒杯,眼里满是感激,“是你们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合作。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记得中国朋友的恩情。”
nbsp李渊和苏瑶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二十年来的坚守,没有白费。他们不仅在非洲的土地上种下了庄稼,更种下了友谊和希望;他们不仅教会了村民们技术,更教会了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nbsp“其实,我们也要谢谢你们。”苏瑶举起酒杯,声音温柔却坚定,“是你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有勇气一直走下去。中非友谊不是一句空话,是我们用汗水和真诚浇灌出来的,是我们一起奋斗出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晚宴上,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李小远和姆瓦一起表演了中文和斯瓦希里语的双语歌,赢得了阵阵掌声。李阳和陈曦手牵着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幸福。他们知道,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这份由汗水和真诚浇灌的事业,已经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在村民们的心里,扎下了根,会像草原上的青草一样,生生不息。
nbsp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大家渐渐散去。李渊和苏瑶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彼此的手。“你看,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的事业也后继有人了。”苏瑶轻声说,眼里满是温柔。
nbsp李渊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基地,培训中心的灯还亮着,学员们还在挑灯夜读;诊所的灯也亮着,医护人员还在整理病历;学校的灯也亮着,孩子们还在写作业。“是啊,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李渊轻声说,“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带着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友谊,和非洲人民一起,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nbsp星星在天上闪烁,照亮了非洲的夜空,也照亮了中非友谊的道路。李渊一家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这份由汗水和真诚浇灌的事业,会像他们种的玉米一样,年年丰收;会像草原上的青草一样,生生不息;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永远闪亮,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nbsp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初心,脚下有力量,跨越山海的友谊就会永远长存,由汗水和真诚浇灌的事业就会永远生生不息,中非人民就会一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友谊篇章。
喜欢。
第1734章 薪火续新章 山海共前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