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 稻浪连双洲,情谊伴成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些笨拙,手上还磨出了小水泡,可看着饱满的稻穗,心里满是成就感。“姆瓦,你看我割的稻子,是不是很棒?”李阳举起手里的稻穗,笑着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姆瓦点点头,拉着李阳的手,走到田埂边的水站:“这个水站也是你们中国朋友建的,以前我们要走很远的路去打水,现在随时都能喝到干净的水,稻田也能及时灌溉。”
nbsp丰收节那天,村庄里张灯结彩,村民们穿着传统服饰,跳着欢快的舞蹈,还杀了羊,烤了玉米,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李渊和苏瑶被邀请坐在主位,卡鲁老人举起酒杯,用斯瓦希里语说:“感谢中国朋友,是你们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永远是朋友!”
nbsp村民们纷纷举杯,跟着喊“朋友”,李阳和李悦也举起果汁杯,跟着大家一起欢呼。晚会上,李阳唱了《茉莉花》,李悦跳了中国舞,姆瓦和村民们则表演了非洲传统舞蹈,歌声和笑声在草原上回荡。
nbsp夜深了,李阳和姆瓦躺在草原上,看着满天繁星。“李阳,我以后想当农技师,像你爸爸一样,教大家种水稻,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姆瓦轻声说。
nbsp“那我以后想当外交官,促进中国和非洲的交流,让我们的友谊永远延续下去。”李阳看着星星,眼里满是憧憬。
nbsp李悦则趴在苏瑶怀里,听着草原上的虫鸣,轻声说:“妈妈,我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朋友,喜欢这里的稻田。以后我要画更多的画,把这里的美好告诉更多人。”
nbsp苏瑶摸了摸女儿的头,心里满是温暖。她看着身边的李渊,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忽然觉得,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早已超越了国界,成为了一种本能的牵挂和守护。
nbsp在非洲的日子里,李阳和李悦还跟着李渊去了当地的学校,给孩子们送去新的课本和文具。李阳教孩子们学中文,李悦教他们画画,孩子们学得认真,脸上满是求知的渴望。有个叫莉莉的小女孩,拉着李悦的手说:“我以后也要去中国,学画画,还要跟你一起玩。”
nbsp离开肯尼亚的前一天,姆瓦送给李阳一个用稻穗编的手环:“这是我用今年丰收的稻穗编的,代表我们的友谊像稻穗一样饱满,永远不会断。”
nbsp李悦则送给姆瓦一幅画,画里是两个孩子在草原上放风筝,风筝上写着“我们永远是朋友”。“姆瓦,想我的时候就看这幅画,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nbsp车子缓缓驶离村庄,李阳和李悦扒着车窗,不停地挥手,直到村庄和稻田渐渐消失在视线里。飞机上,李阳看着手里的稻穗手环,李悦抱着姆瓦送的木雕小狮子,兄妹俩靠在一起,聊着在非洲的点点滴滴。
nbsp“爸,我们以后还会来非洲吗?”李悦抬头问。
nbsp“会的,”李渊点点头,“只要我们心里记着这份友谊,只要中非合作还在继续,我们就会一直来,看着这里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看着你们和姆瓦这样的朋友,一起长大。”
nbsp苏瑶靠在李渊肩上,看着窗外的云海,心里满是感慨。从李渊作为兵王在非洲执行任务,到如今带着家人投身中非合作,再到孩子们成为友谊的使者,这段旅程充满了温暖和感动。她知道,这份情谊会像草原上的金合欢树一样,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财富。
nbsp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江城市国际机场。熟悉的空气扑面而来,李阳和李悦却还沉浸在非洲的回忆里。回到家,他们第一时间把在非洲拍的照片、收获的稻穗手环、姆瓦送的礼物,都小心翼翼地放进“中非友谊纪念盒”里,还在盒子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的友谊,跨越山海”。
nbsp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着非洲丰收节的视频,聊着未来的计划。李阳说,他要努力学习,以后去非洲帮助更多人;李悦说,她要继续画画,用画笔传递中非友谊;李渊和苏瑶则计划着,明年组织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洲,参与到中非合作中来。
nbsp窗外,江城市的灯火璀璨,晚风带着花香吹进客厅。李渊握住苏瑶的手,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和希望。他知道,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不仅改变了非洲人民的生活,也塑造了孩子们的价值观,更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意义。
nbsp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挑战和困难,但只要他们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而这份深厚的中非友谊,会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他们,在追求幸福和美好的道路上,一直向前,永不退缩,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篇章。
喜欢。
第1725章 稻浪连双洲,情谊伴成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