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暑途赴非续旧约,草原星火照新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碰了碰:“哈桑大叔,这不是我们一个人的功劳,是中埃两国人民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帮助大家,会有更多的非洲孩子实现梦想,我们的友谊会永远延续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渊每天都在实训车间给学生们上课,从电池维护到电机调试,从充电桩安装到故障排查,他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苏瑶则忙着和埃及教师一起完善中文课程,还组织了一场“中埃文化节”,让两国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更美的火花。
nbsp李阳和马哈茂德一起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技术项目——他们对一辆旧的燃油汽车进行了改装,将其变成了混合动力汽车,既可以用汽油,也可以用太阳能充电。当改装后的汽车在草原上成功行驶时,学生们和村民们都欢呼起来,纷纷围着汽车拍照留念。
nbsp“太厉害了!以后我们就能把家里的旧车都改成混合动力的,能省不少钱呢!”村民们兴奋地说,眼里满是期待。
nbsp李悦和阿米娜则完成了她们的“中非友谊手册”第二册,里面记录了学校的新变化、村民们的新生活,还有她们和朋友们的故事。手册的最后,她们画了一幅未来的草原图景:太阳能充电桩遍布各村,新能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中埃学校的学生们一起研究技术,天空中还飞着中国的无人机,正在给农田喷洒农药。
nbsp离别的日子悄悄来临,李渊一家要回国了。这天早上,学生们和村民们都来送行,有的人手里拿着刚烤好的馕,有的人抱着自己种的蔬菜,还有的学生递上了自己的学习笔记,希望李渊能帮忙批改。
nbsp穆罕默德拿着一张合影照片,递给李渊:“李工,这是我们全班和您的合影,您一定要收好。等我们学好技术,一定会去中国看您,还要去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厂学习!”
nbsp哈桑大叔牵着“小星”,眼里满是不舍:“这只小羊羔送给你们,就像我们的友谊一样,永远陪伴着你们。以后你们想我们了,就看看它。”
nbsp李悦抱着“小星”,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们一定会回来的,会来看你们,来看草原,来看我们的学校。”
nbsp汽车缓缓驶离学校,李渊一家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挥手告别的人群,心里满是不舍。草原上的金合欢树、学校的红砖墙、学生们的笑脸、村民们的热情,都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nbsp回到国内后,李渊把在非洲的经历整理成了一本回忆录,书名叫做《草原上的星火》,里面记录了中埃学校的成长、学生们的蜕变、中非友谊的故事。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被这份跨越国界的情谊所感动,纷纷表示想要参与到中非合作中来。
nbsp李阳的“中非友谊社团”越来越壮大,他们经常组织非洲文化讲座、技术交流活动,还和中埃学校的学生们开展线上结对活动,分享学习经验和技术成果。李悦则在学校里发起了“纸船寄情”活动,组织同学们给非洲的小朋友写信、折纸船,让友谊的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nbsp苏瑶则继续推进中埃教育合作项目,她组织国内的教师代表团去非洲支教,还邀请中埃学校的教师来中国培训,让两国的教育理念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共同进步。
nbsp这天,李渊收到了穆罕默德发来的视频邮件。视频里,中埃学校的新能源汽修班又招了一批新学生,实训车间里新增了几台先进的设备,学生们正在进行技能比赛;远处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正从生产线上驶下来,准备运往非洲各地。
nbsp视频的最后,穆罕默德、马哈茂德、阿米娜和同学们一起对着镜头说:“李叔叔、苏阿姨、李阳、李悦,我们想你们了!我们会好好学习继术,建设我们的家乡,让中非友谊永远像草原上的星星一样,闪亮、永恒!”
nbsp李渊一家围在电脑前,看着视频里熟悉的面孔,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苏瑶轻声说:“你看,我们在草原上播下的星火,已经慢慢燎原了。”
nbsp李渊点头,眼里满是坚定:“是啊,这份友谊,这份责任,会永远传递下去。未来,会有更多的星火在草原上点亮,在非洲大地上点亮,在中非人民的心里点亮,照亮我们共同的未来。”
nbsp夜风吹过,带着淡淡的花香,仿佛又闻到了非洲草原上金合欢的甜香。李渊知道,这段跨越山海的情谊,这份难忘的人生旅程,会成为他们一家人最珍贵的财富,也会成为中非友谊长河中,一朵永远闪耀的浪花,见证着两国人民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在友谊中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华章。
喜欢。
第1720章 暑途赴非续旧约,草原星火照新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