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中非携手育新苗,草原深处谱华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nbsp中非携手育新苗,草原深处谱华章
nbsp草原的晨光刚漫过中埃职业技术学校的红砖墙,实训车间外的空地上就围满了人。埃及汽车制造厂的总工程师阿卜杜勒带着技术团队站在最前排,手里拿着图纸,眼神里满是期待——今天是学校汽修班学生首次独立完成汽车大修的日子,也是厂校合作“订单式培养”的首次成果检验。
nbsp“李工,真没想到才半年,学生们就能独立拆解发动机了!”阿卜杜勒握着李渊的手,语气里满是赞叹,“我们厂的学徒至少要学一年才能上手,你们的教学方法太高效了!”
nbsp李渊笑着摇头,目光转向正在忙碌的学生:“不是我们方法好,是孩子们肯吃苦。非洲的孩子知道技术能改变生活,学习起来比谁都认真。你看那个叫穆罕默德的小伙子,每天提前两小时来车间练习,手上的茧子比我都厚。”
nbsp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穆罕默德正蹲在汽车旁,手里拿着扳手精准拆卸着螺栓,额角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滑落,却丝毫没影响他的动作。旁边的女生萨拉拿着笔记本记录数据,偶尔提醒穆罕默德“螺栓力度再轻一点”,两人配合得默契十足。
nbsp苏瑶带着李悦和阿米娜站在人群外围,手里提着装满水的保温壶:“等会儿学生们修完,得让他们喝点水歇一歇,从早上六点忙到现在,都没顾上休息。”李悦手里还拿着几条毛巾,是她和阿米娜一起洗干净的,准备给学生们擦汗。
nbsp“妈妈,你看萨拉姐姐好厉害!”李悦指着萨拉,眼里满是崇拜,“她昨天还教我看汽车电路图呢,说以后要设计适合非洲路况的汽车,让大家不用再担心半路抛锚。”
nbsp阿米娜也跟着点头,用中文说道:“萨拉是我们的骄傲!以前村里的人都说女生学不好机械,现在她比男生修得都好,我也要跟她一样,学好技术帮家里做事。”
nbsp上午十点,随着穆罕默德拧紧最后一颗螺栓,汽车发动机成功启动,“嗡嗡”的运转声在空地上响起,围观的人群瞬间爆发出掌声。阿卜杜勒走上前,仔细检查了发动机的运行数据,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完美!各项指标都达标,比我们厂的资深技工修得都好!”
nbsp他转身对李渊说:“李工,这批学生我们厂全要了!下个月就让他们来实习,实习期满直接转正,薪资按正式技工标准算!”
nbsp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互相拥抱,穆罕默德更是红了眼眶:“谢谢李工!谢谢学校!我终于能让我爸妈过上好日子了!”
nbsp李渊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在厂里要继续加油,多学技术,争取成为最优秀的技工。”
nbsp中午,学校食堂特意准备了庆祝餐,埃及大饼、烤鸡、中国饺子摆了满满一桌。阿卜杜勒和技术团队、学校师生、附近村民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这次成功的合作。老牧民哈桑端着酒杯,走到李渊面前,哽咽着说:“李工,您给我们草原带来了希望,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nbsp李渊接过酒杯,和他碰了碰:“哈桑大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中埃两国合作的成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技术人员来这里,会有更多的非洲孩子学到技术,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nbsp饭后,阿卜杜勒邀请李渊一家和学校教师去埃及汽车制造厂参观。汽车行驶在草原公路上,沿途能看到不少正在建设的房屋和农田,卡里姆指着窗外说:“以前这条公路坑坑洼洼,开车要两小时才能到开罗,现在中国公司帮我们修了新路,一个小时就能到了,还通了公交车,村民们去城里看病、买东西都方便多了。”
nbsp到了汽车制造厂,阿卜杜勒带着大家参观生产线。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整齐排列的汽车零件、穿着统一工装的工人,让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以后你们就会在这里工作,跟着资深技工学习汽车组装和调试,我们还会派你们去中国的工厂培训,学习最先进的技术。”阿卜杜勒对学生们说。
nbsp李阳看着生产线,眼里满是向往:“爸,以后我也要来这里工作,跟着您学技术,帮非洲的朋友造更好的汽车。”
nbsp李渊笑着点头:“只要你肯努力,以后一定能做到。不仅是汽车制造,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技术人才,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为中非合作出一份力。”
nbsp参观结束时,阿卜杜勒送给李渊一套汽车设计图纸:“这是我们厂最新的汽车设计方案,想请中国的技术团队帮忙优化,让它更适合非洲的路况和气候。以后我们还要和中国公司合作建汽车零部件厂,让非洲也能生产自己的汽车零件。”
nbsp返回学校的路上,苏瑶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轻声说:“今天看到学生们的成果,看到中埃合作的希望,我真的很开心。以前总觉得‘一带一路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这些孩子的笑容里,就在这些合作的成果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李渊握住她的手:“是啊,我们只是千万个中非合作参与者中的一员,还有很多人在非洲的各个角落,用技术、用真诚搭建着友谊的桥梁。我们要把这份工作继续做好,让更多的非洲孩子实现梦想,让中非友谊永远传承下去。”
nbsp回到学校时,已是深夜。实训车间的灯还亮着,几个学生还在里面研究白天拆卸的发动机,卡里姆在一旁指导着。李渊走进去,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心里满是欣慰。他拿起工具,走到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讨论技术问题,车间里的灯光映着他们的身影,温暖而坚定。
nbsp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中车集团又捐赠了一批新的实训设备,包括数控机床、汽车检测仪器等,还派了两名资深教师来学校支教。中国的爱心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赠了图书、电脑和学习用品,设立了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继续深造。
nbsp李阳和马哈茂德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马哈茂德教李阳骑骆驼、认草原上的草药,李阳则教马哈茂德学中文、用电脑查资料。周末的时候,他们还会一起去草原上放牧,躺在草地上看星星,聊着各自的梦想——李阳想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马哈茂德则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汽修厂,让村里的人不用再跑远路修汽车。
第1718章 中非携手育新苗,草原深处谱华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