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8章 稚心连两国 硕果映家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nbsp:稚心连两国nbsp硕果映家乡

    nbsp埃及开罗的盛夏,阳光把“中埃农业合作产业园”的小麦田晒得金灿灿的。李渊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测产仪,身旁的李阳正蹲在地上,认真记录着麦穗的颗粒数——这是他来埃及的第三天,每天跟着爸妈泡在试验田里,皮肤晒黑了一圈,眼里却满是兴奋。

    nbsp“爸,这株麦穗有42粒,比昨天测的还多2粒!”李阳举起笔记本,声音里满是惊喜,“‘中埃1号也太厉害了,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还能长这么好。”

    nbsp李渊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递过一瓶冰水:“别光顾着高兴,数据要记准确,每个片区的土壤湿度、光照时间都要对应上,这样后续分析才有意义。”他看着儿子认真记录的模样,想起自己刚接触农业技术时的样子——当年在部队,他练的是枪炮,如今却拿起了测产仪,从“兵王”到“农匠”,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份较真的劲儿。

    nbsp不远处,苏瑶正带着李悦在育苗棚里选棉花。李悦手里捧着个小竹篮,小心翼翼地把雪白的长绒棉放进篮子里,嘴里还念叨着:“妈妈,这个棉花好软,做玩偶肯定特别舒服,阿米娜肯定会喜欢。”

    nbsp“别急,慢慢选,要选没有杂质、纤维长的。”苏瑶耐心地指导着女儿,指尖拂过棉花,眼里满是温柔。她想起李悦出发前,特意在网上查了埃及棉花的特点,还画了玩偶的设计图,说要给阿米娜做一个“中埃友谊玩偶”——玩偶的衣服上绣中国的牡丹,帽子上缝埃及的莲花。

    nbsp“苏工!李悦!”育苗棚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是马哈茂德的妻子阿米娜妈妈,她手里提着个布包,快步走进来,“我给你们带了刚烤好的巴克拉瓦,还有我自己做的玫瑰酱,悦悦不是想学做埃及甜点吗?今天正好教你。”

    nbsp李悦眼睛一亮,立刻放下竹篮,拉着阿米娜妈妈的手:“太好了!谢谢阿米娜妈妈,我还带了中国的桂花糖,等会儿我们一起放进去,肯定更好吃。”

    nbsp苏瑶看着两个不同国籍的“妈妈”和“女儿”凑在一起讨论甜点,嘴角泛起笑意。她走到棚外,看到马哈茂德正陪着阿卜杜跟园区的技术员学修灌溉设备,阿卜杜手里拿着扳手,动作有模有样,李阳也凑在旁边,时不时递个工句,两人用夹杂着中文和阿拉伯语的混合语言交流着,时不时传来一阵笑声。

    nbsp“今年的收成肯定错不了。”马哈茂德走到苏瑶身边,看着一望无际的小麦田,脸上满是笑容,“去年我家收的小麦卖了好价钱,给阿卜杜买了新的书包和课本,今年要是再丰收,就能送他去开罗上补习班,让他以后能跟阳阳一样,去中国学农业技术。”

    nbsp苏瑶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玉米试验田:“那边种的是‘中埃2号玉米,耐旱性比小麦还强,下个月尼日利亚的考察团要来,要是他们觉得好,以后非洲更多国家的农民都能种上咱们的品种,大家的日子都会越来越好。”

    nbsp中午时分,大家聚在园区的食堂里吃饭。阿米娜妈妈做的巴克拉瓦摆放在桌子中央,上面撒着李悦带来的桂花糖,甜香四溢。李阳和阿卜杜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讨论下午的工作计划——他们要去村里的小学,给孩子们送中国的剪纸和埃及的手绘扇子。

    nbsp“阳阳,你教我剪中国的小兔子吧,我们班的孩子都喜欢小动物。”阿卜杜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

    nbsp李阳笑着点头:“没问题!你也要教我画埃及的法老面具,我妹妹肯定喜欢。”

    nbsp苏瑶看着两个少年亲密的模样,对李渊轻声说:“你看,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懂这份情谊。他们不用刻意去说‘合作‘友谊,却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两国的心连在了一起。”

    nbsp李渊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食堂墙上的照片——那是园区刚成立时的合影,照片里的小麦田还只有一小块,如今已经扩展到十万亩。“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不仅要种出粮食,还要种下友谊的种子。这些孩子,就是未来的‘中埃友谊使者。”

    nbsp下午,李阳和李悦跟着阿卜杜来到村里的小学。孩子们看到他们,立刻围了上来,有的拿着笔记本要签名,有的捧着自己画的画送给他们。李阳拿出带来的剪纸工具,教孩子们剪中国的窗花和小动物;李悦则把自己做的小玩偶分给孩子们,还教他们唱中国的儿歌《小星星》。

    nbsp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不同语言的歌声和笑声

第1698章 稚心连两国 硕果映家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