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5章 中非携手育新苗,家庭温情暖征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nbsp:中非携手育新苗,家庭温情暖征途

    nbsp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李渊家的客厅里。李阳和李悦正围在茶几旁,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包包蔬菜种子——这些是肯尼亚基地寄来的有机蔬菜种子,阿莫斯在信里说,希望孩子们能亲手种下,感受作物生长的力量。

    nbsp“爸爸,你看这个番茄种子好小啊,真的能长出大番茄吗?”李悦举着一粒种子,仰起小脸问。李渊走过去,蹲下身帮她把种子放进育苗盆,笑着说:“当然能,就像肯尼亚基地的作物一样,只要用心照顾,它们就会慢慢长大。等咱们种出来,还能送给邻居长长,让他们也知道非洲有机种子的厉害。”

    nbsp苏瑶端着早餐从厨房出来,听到父女俩的对话,补充道:“下午我联系了郊外的有机农场,咱们可以把这些种子种在农场的试验田里,还能请农场的技术员教咱们怎么培育。”李阳立刻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我还要把培育过程记下来,写成‘种子成长日记,发给肯尼亚的小朋友们!”

    nbsp吃完早餐,一家人驱车前往有机农场。农场里绿意盎然,技术员早已在试验田旁等候。他接过种子,耐心地教孩子们翻土、播种、浇水,还讲解了有机种植的注意事项:“这些非洲有机种子很耐旱,但需要充足的阳光,浇水的时候要注意控制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nbsp李阳认真地记着笔记,李悦则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种子埋进土里,嘴里还小声念叨:“小种子快长大,长出好吃的蔬菜吧。”李渊和苏瑶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模样,相视一笑——这段时间因为联盟事务和肯尼亚基地的事,夫妻俩难得有这样完整的时间陪伴孩子,这样的温馨时刻,让两人都格外珍惜。

    nbsp下午,李渊接到了国际有机农业协会的电话,对方邀请“金线计划合作联盟”参与下个月在非洲坦桑尼亚举办的“中非有机农业论坛”,希望李渊能在论坛上分享联盟应对灾害的经验,同时和非洲各国的农业部门探讨深化合作的方案。

    nbsp“坦桑尼亚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这次论坛是个好机会,咱们可以把‘金线计划的模式推广到更多非洲国家,”李渊挂了电话,和苏瑶商量,“不过下个月正好是阳阳学校的亲子活动月,我担心又要错过。”

    nbsp苏瑶知道李渊心里的愧疚——之前因为去日内瓦参加大会,他就错过了李阳的数学竞赛颁奖。她握住李渊的手,轻声说:“论坛的事很重要,我陪你一起去,咱们尽量提前安排好行程,争取赶回来参加阳阳最后一场亲子活动。至于孩子们,我已经和我妈商量好了,这段时间让她来家里帮忙照看。”

    nbsp李渊心里一暖,紧紧握住苏瑶的手。结婚这么多年,苏瑶总是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坚定的支持和最贴心的理解,这份默契和包容,是他能安心推进“金线计划”的最大底气。

    nbsp接下来的日子,夫妻俩开始忙碌地筹备坦桑尼亚论坛的事宜。苏瑶负责整理联盟的合作案例和灾害应对资料,李渊则和联盟各企业负责人沟通,确定论坛上要推出的“中非有机农业合作新方案”——方案里不仅包含种植技术共享、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还增加了“农业人才培训计划”,打算在非洲建立十个农业培训基地,为当地培养专业的有机农业人才。

    nbsp一天晚上,李渊在书房整理资料时,发现桌角放着一张纸条,是李阳写的:“爸爸,我知道你和妈妈要去非洲工作,我会照顾好妹妹,还会每天去农场照看种子,等你们回来,就能看到小芽芽啦!”纸条下面,还画着一个笑脸和一颗发了芽的种子。

    nbsp李渊拿着纸条,心里满是感动。他走到孩子们的房间,看着熟睡的两个小身影,轻轻为他们掖好被子。他知道,自己和苏瑶的努力,不仅是为了“金线计划”,更是为了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让他们懂得责任与担当,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nbsp出发去坦桑尼亚的前一天,一家人特意去了有机农场。之前种下的种子已经冒出了嫩绿的小芽,李阳蹲在田埂旁,小心翼翼地给小芽浇水:“小芽芽,我要和爸爸妈妈去非洲啦,你要好好长大,等我回来哦。”李悦则把自己画的小太阳贴在试验田的牌子上,笑着说:“小太阳会保佑小芽芽健康长大的!”

    nbsp坦桑尼亚的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来自非洲二十多个国家的农业官员、专家和农户代表齐聚一堂,当李渊介绍“金线计划”在肯尼亚基地遭遇灾害后,联盟企业齐心协力快速恢复生产的案例时,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nbsp“我们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灾害,但是因为没有技术和资金支持,损失特别大,”一位来自乌干达的农户代表站起来说,“请问‘金线计划的模式,能复制到我们国家吗?我们也想种有机作物,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nbsp李渊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们这次带来的‘农业人才培训计划,就是为了帮助更多非洲国家培养自己的农业人才,再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制定适合的种植方案。只要大家愿意,我们随时可以派技术人员去乌干达考察,推进合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论坛期间,李渊和苏瑶还和坦桑尼亚农业部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坦桑尼亚建立两个有机种植基地和一个农业培训基地。坦桑尼亚农业部部长握着李渊的手说:“我们早就听说了‘金线计划的大名,今天终于有机会合作,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坦桑尼亚的有机农业一定

第1675章 中非携手育新苗,家庭温情暖征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