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3章 旱情缓解见曙光,联盟启航绘新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数据,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这说明我们的应急方案是有效的,也为后续应对类似的自然灾害积累了经验。对了,肯尼亚试验站的耐旱种子测试数据出来了吗?”

    nbsp“出来了!”老张兴奋地说,“咱们联盟那家种子企业的耐旱种子,在肯尼亚的试验田里,比当地传统种子的产量高两成,耐旱性强三成,而且抗病性也很好,没有出现病虫害的情况。我已经把数据发给那家企业了,他们说要立刻安排大规模的种子生产,争取下一季就能在非洲的干旱地区推广。”

    nbsp李渊走到智能灌溉设备的测试区,看着工作人员调试设备。设备的屏幕上显示着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天气预测等数据,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智能灌溉设备,能通过卫星定位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的情况,自动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比如,当土壤湿度低于某个阈值时,设备会自动启动灌溉系统;当预测到未来有降雨时,设备会自动停止灌溉,避免浪费水资源。而且,农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设备,就算不在田里,也能随时了解农田的情况。”

    nbsp“这个设备很适合非洲的农户,”李渊点头说,“非洲很多地区的农户居住分散,不方便随时去田里查看,有了这个智能设备,他们就能更方便地管理农田。后续要加快设备的生产和推广,争取让每个种植基地都能用上智能灌溉设备。”

    nbsp傍晚时分,李渊和苏瑶带着阳阳和悦悦,来到城市的湿地公园。公园里,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阳阳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飞鸟,突然说:“爸爸,妈妈,等咱们去非洲的时候,我想去看看非洲的野生动物,比如大象、长颈鹿,还要去看看咱们的种植基地,看看玉米长得有多高。”

    nbsp悦悦拉着李渊的手,仰着头说:“爸爸,我还要和非洲的小朋友一起画画,教他们画中国的熊猫,让他们知道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动物。”

    nbsp苏瑶笑着说:“好啊,等爸爸和妈妈把联盟的事情安排好,咱们就一起去非洲,去看大象、长颈鹿,去看咱们的种植基地,去和非洲的小朋友一起画画、做游戏。”

    nbsp李渊看着夕阳下的家人,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金线计划”的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有联盟企业的携手,有非洲合作伙伴的信任,这条“金线”一定会越走越远,连接起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传递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nbsp晚上,李渊坐在书房里,整理着“金线计划”的年度报告。书桌上放着李阳写的“玉米抗旱小知识”和李悦画的画,还有一张非洲地图,上面用红色的笔标注着“金线计划”的种植基地和未来的规划。他想起三年前,自己第一次在地图上标注种植基地时,心里满是忐忑,不知道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而现在,地图上的红色标注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就像一条金色的线,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连接在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时,苏瑶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来,放在李渊的桌上:“别太累了,早点休息。刚才阿卜杜勒发来消息,说尼日利亚的农户看到阳阳的‘小知识和悦悦的画,都特别开心,还说要给阳阳和悦悦寄当地的手工艺品呢。”

    nbsp李渊接过牛奶,握住苏瑶的手:“谢谢你,瑶瑶。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走不到今天。是你陪着我创办鼎盛集团,陪着我推进‘金线计划,陪着我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挑战。”

    nbsp苏瑶笑着说:“我们是一家人,本来就该一起面对。而且,‘金线计划不仅是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是咱们一家人的梦想。看着越来越多的非洲农户过上好日子,看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进来,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nbsp书房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映照着两人相握的手,也映照着桌上那张充满希望的非洲地图。窗外,夜色渐深,星光璀璨,仿佛在为这条连接中国和非洲的“金线”祝福,为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和合作祝福。

    nbsp第二天一早,李渊收到了阿卜杜勒发来的照片——照片里,尼日利亚的农户们围着李阳的“玉米抗旱小知识”和李悦的画,脸上满是笑容,有的农户还拿着笔,在“小知识”上做着笔记,有的小朋友则拿着画,模仿着画里面的玉米和小雨。阿卜杜勒在照片下面写道:“李总,您的孩子们是天使,他们的礼物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我们会好好照顾玉米地,等到收获的时候,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您和孩子们。”

    nbsp李渊把照片发给联盟的所有企业负责人,附言:“这就是我们做‘金线计划的意义——不仅是推动农业合作,更是传递温暖和希望。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条‘金线上的希望越来越多,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nbsp很快,联盟企业的负责人纷纷回复——

    nbsp“太感动了!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持‘金线计划!”

    nbsp“看到农户们的笑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nbsp“期待收获的那一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美好的时刻!”

    nbsp李渊看着这些回复,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金线计划合作联盟”的成立,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更多的挑战要面对,但只要大家携手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nbsp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联盟企业各司其职,积极推进“金线计划”的各项工作——种子企业加快耐旱种子的生产,机械企业推进智能灌溉设备的研发和推广,物流企业优化非洲的物流网络,农业科技企业完善土壤改良方案……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共同的梦想努力着,奋斗着。

    nbsp而在非洲的土地上,尼日利亚的玉米地一天天恢复生机,叶片越来越绿,穗子越来越饱满;肯尼亚的试验田里,耐旱种子长出了嫩绿的幼苗,迎着阳光茁壮成长;马里的种植基地里,农户们开始采摘有机小米,金黄的小米堆成了小山,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nbsp这些画面,通过视频、照片,传递到中国,传递到联盟的每一家企业,传递到李渊和苏瑶的家里,传递到李阳和李悦的心里。李阳每天都会问李渊:“爸爸,尼日利亚的玉米长高了吗?肯尼亚的幼苗长大了吗?”李悦则每天都会画一幅新的画,画里有丰收的农田,有开心的农户,有中国的技术人员和非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场景。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金线计划”在联盟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国际有机农业协会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金线计划”,称其为“中非农业合作的典范”,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也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能加入“金线计划”,共同推动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

    nbsp李渊知道,这条连接中国和非洲的“金线”,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农业合作的线,更是一条友谊的线、希望的线、共同发展的线。而他和苏瑶,还有联盟的所有伙伴,会继续沿着这条线走下去,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走向更多的丰收和喜悦。

    喜欢。

第1673章 旱情缓解见曙光,联盟启航绘新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