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非洲急讯牵家心,联盟初建破万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问题了?我刚听林薇说有企业要退出。”
nbsp“嗯,有五家担心风险想退出,”李渊喝了口水,语气却很坚定,“不过也正常,企业追求收益无可厚非,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金线计划的长远价值。下午的说明会,我准备把尼日利亚的实时情况、应对措施,还有未来三年的非洲市场规划都讲清楚,让他们心里有底。”
nbsp下午四点,线上说明会准时开始。屏幕里挤满了联盟企业的负责人,有人脸上带着焦虑,有人则在低头记录。李渊开门见山,先播放了尼日利亚旱情的画面,接着详细介绍了应急方案:“我们已经协调了货运航班,今天下午就会把保水剂、灌溉设备和技术人员送到尼日利亚,预计三天内就能看到缓解效果。另外,公司设立了两千万的‘风险保障基金,如果后续因自然灾害导致项目损失,基金将优先补贴联盟企业的投入成本。”
nbsp他点开非洲市场分析报告,指着图表说:“大家看,虽然尼日利亚出现了旱情,但非洲其他地区的种植基地都长势良好。东非的有机蔬菜已经进入采摘期,欧洲的采购商已经下了三千万的订单;南非的有机水果也即将上市,预计能带来两亿的销售额。从长远来看,非洲有机农业市场的规模至少有千亿,现在遇到的只是暂时的困难,只要我们携手应对,后续的收益一定远超现在的投入。”
nbsp话音刚落,一家种子企业的负责人就提问:“李总,我们最担心的是技术适配问题。比如我们研发的耐旱种子,虽然在国内试验效果很好,但到了非洲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要是种子不适应,我们的投入就白费了。”
nbsp“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考虑到了,”李渊回答,“我们在非洲设立了三个农业试验站,专门负责测试国内种子的适应性。你们的耐旱种子,上个月已经送到肯尼亚试验站,目前长势很好,比当地传统种子的耐旱性强三成,等收获后会出具详细的试验报告。另外,技术部会派专人跟进每个联盟企业的项目,确保技术落地时能根据当地情况调整,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nbsp另一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接着问:“李总,现在国际货运成本上涨,我们要是把物流设备运到非洲,后续的维护成本和运输时效怎么保障?”
nbsp“我们已经和中远海运达成了合作,”苏瑶接过话茬,“他们在非洲的五个港口都有仓储基地,能为咱们联盟企业提供优先装卸、仓储服务,物流成本比市场价低十五个点。另外,我们还和当地的维修团队签订了协议,物流设备的维护响应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保证不会影响运输时效。”
nbsp说明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李渊和苏瑶逐一解答了企业负责人的疑问。会议结束时,之前提出退出的五家企业里,有四家明确表示会继续留在联盟,剩下一家也说要再考虑考虑。
nbsp“总算稳住了,”林薇端来两杯咖啡,笑着说,“刚才我看评论区,好多企业负责人都说‘放心了,还有几家没加入联盟的企业,私信问能不能申请加入呢。”
nbsp李渊喝了口咖啡,看向窗外。夕阳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楼下的车水马龙渐渐慢了下来,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他想起早上李阳写的“滴灌技术笔记”,还有李悦画的“下雨的画”——画里有蓝天白云,有绿油油的玉米地,有黑皮肤的小朋友和黄皮肤的小朋友手拉手,天上还飘着带着笑脸的雨滴。
nbsp“对了,阳阳和悦悦呢?”苏瑶突然想起两个孩子,拿出手机给家里的保姆打电话。电话接通后,保姆笑着说:“苏总,您放心吧,阳阳写完作业就一直在查非洲的资料,还说要给尼日利亚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悦悦则一直在画玉米地,画了好几张,说要寄给非洲的小朋友当礼物。”
nbsp挂了电话,苏瑶的脸上满是温柔:“等尼日利亚的旱情缓解了,咱们真带孩子们去看看吧。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己的小举动也能帮到别人,也让他们知道,爸爸和妈妈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nbsp李渊握住苏瑶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他想起自己刚退役时,也曾迷茫过,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延续“守护”的意义,直到遇见苏瑶,一起创办鼎盛集团,发起“金线计划”——从最初的小种植基地,到现在覆盖十二个非洲国家、三十万农户的大项目,从无人问津到国际认可,从独自前行到万企携手,这条路走得不易,但每一步都值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会的,”李渊轻声说,目光坚定,“等咱们的‘金线计划合作联盟正式成立,等非洲的玉米丰收,咱们就带着孩子去非洲,去看金黄的玉米地,去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吃烤玉米,去告诉他们,不管相隔多远,我们都是一家人,都会一起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
nbsp夜幕降临,鼎盛集团的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技术部的员工在赶制尼日利亚旱情应对的详细手册,市场部的员工在对接欧洲的采购订单,法务部的员工在完善联盟企业的合作协议,每个人都在为“金线计划”的未来忙碌着。
nbsp而在遥远的尼日利亚,当地时间下午三点,驻尼日利亚的团队已经开始组织农户清理灌溉沟渠,为即将到来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做准备。一位名叫卡马拉的农户,拿着去年收获的玉米种子,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在贴身的口袋里——他说要等玉米地恢复生机,就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等收获了,再寄一些给中国的李阳和李悦,谢谢他们的鼓励和帮助。
nbsp夜色渐深,星光洒满大地。一条看不见的“金线”,连接着中国和非洲,连接着企业和农户,连接着大人和孩子。这条“金线”上,有汗水,有焦虑,有担忧,但更多的是希望,是信任,是携手前行的力量。李渊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有苏瑶在身边,有孩子们的支持,有联盟企业的携手,有非洲农户的信任,这条“金线”就会越铺越宽,越走越远,最终编织出一张覆盖希望的大网,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喜欢。
第1672章 非洲急讯牵家心,联盟初建破万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