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2章 春雪融情解民忧 一家同心护江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nbsp:春雪融情解民忧nbsp一家同心护江城

    nbsp江城的春雪总带着几分缠绵,正月十五的清晨,细密的雪粒裹着料峭寒风,落在派出所值班室的窗棂上,积成薄薄一层白霜。李渊刚整理完昨夜的值班记录,手机就急促地响了起来——是辖区内溪湾村的村支书老陈,声音里带着焦急:“李警官,不好了!村里的漫水桥被雪水冲垮了,孩子们上学要绕十多里山路,还有几户老人的药快吃完了,过不了河买不到药,这可咋办啊!”

    nbsp李渊抓起椅背上的警服外套,扣子都没扣好就往外冲:“老陈你别慌,我现在就带人和物资过去,你先组织村民在河边等着,千万别让孩子冒险蹚水!”他路过辅警休息室时,正好撞见刚换完班的李阳,“阳阳,跟我去溪湾村,漫水桥塌了,得先给村民应急。”

    nbsp“爸,我这就去备车!”李阳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瞬间清醒过来,转身去车库推应急巡逻车,还不忘多拿两床防寒棉被和急救箱。

    nbsp警车碾着积雪往溪湾村赶,路上李渊接连打了三个电话:一个给镇政府,申请临时便民桥搭建物资;一个给乡卫生院,让医护人员准备老人急需的药品;最后一个打给苏瑶,声音里带着几分歉意:“瑶瑶,今天本来答应陪你和悦悦去逛灯会的,现在溪湾村桥塌了,我得先去处理。”

    nbsp电话那头的苏瑶没有丝毫抱怨,反而轻声叮嘱:“你别着急,注意安全,我跟悦悦说一声就行。对了,我早上煮了红糖姜茶,装在你车的保温杯里,记得喝了暖身子。村里老人多,我再带些常用药过去,咱们在村口汇合。”

    nbsp挂了电话,李渊看着副驾上李阳递来的保温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车窗外的雪越下越密,路边的麦苗被积雪压弯了腰,远处的山峦裹着白纱,溪湾村的轮廓在风雪中渐渐清晰。

    nbsp到了村口,老陈带着十几个村民举着铁锹等在河边,每个人的眉毛和衣领上都结着冰碴。“李警官,你们可来了!”老陈快步迎上来,指着被冲垮的漫水桥,“你看这桥,昨天夜里雪水一涨,桥墩直接被冲断了,现在河水流得急,根本没法过。”

    nbsp李渊顺着老陈指的方向看去,原本横跨小河的石板桥断成三截,浑浊的河水裹着冰块,在河道里翻涌。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站在河边,踮着脚往对岸望,脸上满是焦急。“孩子们,别急,叔叔今天送你们上学!”李渊走上前,摸了摸一个小男孩的头,“阳阳,你跟两个村民先把孩子们背过河,注意脚下的石头,我去跟老陈商量搭建临时便桥的事。”

    nbsp李阳应了一声,蹲下身让第一个孩子趴在背上,踩着河里的浅滩慢慢往前走。河水没过脚踝,刺骨的寒意顺着裤管往上窜,他咬着牙稳住脚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孩子冻着、摔着。等把最后一个孩子背到对岸,李阳的裤腿已经冻成了冰壳,双手也冻得发紫。

    nbsp“阳阳,快把这杯姜茶喝了!”苏瑶提着药箱和保温桶赶过来,递过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又拿出备用的干裤子,“赶紧换上,别冻出病来。”她身后的李悦也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面包和热牛奶:“哥,你先吃点东西垫垫,我跟妈妈去给爷爷奶奶送药。”

    nbsp李渊看着妻儿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欣慰。他和老陈领着村民,在河边选了块平坦的空地,开始搭建临时便桥。镇政府送来的钢管和木板很快运到,村民们齐心协力,有的抬钢管,有的钉木板,雪粒落在每个人的脸上,却没人叫苦。李渊扛着一根粗钢管,脚步稳健如当年在部队扛枪行军,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在下巴尖凝成小水珠,又很快冻成冰粒。

    nbsp“李警官,歇会儿吧,喝口水!”一个村民递来一瓶矿泉水,李渊摆摆手,继续拧紧钢管上的螺丝:“早点把桥搭好,村民们出行就方便了,不累。”

    nbsp中午时分,临时便桥终于搭建完成。李渊走上桥,用力踩了踩木板,确认稳固后,才朝河边的村民喊道:“桥搭好了,大家可以安全过河了!”村民们欢呼起来,纷纷走上便桥,脸上满是喜悦。

    nbsp苏瑶和李悦也给村里的老人送完药回来,李悦手里拿着一张画,是村里的一个小女孩送给她的:“爸,你看,这是妞妞画的咱们一家人,她说谢谢咱们帮他们修桥,还送她上学。”李渊接过画,画面上虽然线条稚嫩,却能清晰地看到一家四口和一座小桥,心里暖暖的。

    nbsp下午,李渊带着李阳在村里巡逻,查看是否有其他安全隐患。走到村西头的王老汉家,发现老人正坐在门口叹气,院子里的柴火堆已经空了。“王大爷,怎么了?”李渊走进院子,王老汉叹了口气:“柴火不够用了,这雪天也没法上山砍,晚上只能挨冻了。”

第1622章 春雪融情解民忧 一家同心护江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