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养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还是你眼睛尖。”李阳刮掉氧化膜时,指尖的动作放得极轻,“等项目验收完,我给你做个会跟着猫跑的机器人。”
nbsp李悦的眼睛亮了。她从书包里掏出个速写本,翻开的那页画着智能工厂的全景图,车间顶上的烟囱冒着“云朵”,传感器上都长着槐树叶:“周爷爷说,我的设计被设计院看中了,要在厂区建个‘槐花走廊,让工人叔叔上班时能闻到花香。”
nbsp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时,白归回正站在门口,手里的工具箱还沾着车间的灰。他看着儿子认真的侧脸,看着女儿本子上的画,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走进鼎城的样子。那时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站在李渊面前说“我啥也不会,就会吃苦”,老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会吃苦就够了,本事能学,心诚最难得”。
nbsp“验收组下午两点到。”白归回把工具箱放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轻响,“我带了备用的接触片,你换上试试。”他望着屏幕上重新变得平滑的波形,忽然补充道,“你妈让我告诉你,她把你忘在家的胃药带来了,饭后记得吃。”
nbsp四、老槐树下的验收会
nbsp午后的阳光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验收组的专家们站在树下,手里的图纸被风掀得哗哗响。张弛举着激光测距仪,红色光点在槐花形状的信号增强器上跳动:“高度宽度完全符合结构安全标准。”他忽然笑了,“没想到这东西不仅能用,还挺好看,像个艺术品。”
nbsp李阳的耳朵红了,下意识地看向父亲。白归回正蹲在地上,用万用表测量接地电阻,表盘上的指针稳稳地指在“4欧姆”——这是他在部队学的标准,任何带电设备的接地电阻都不能超过这个数,当年就是靠这手“较真”,让他所在的哨所三年没出过一次用电事故。
nbsp“智能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达到0.28秒,比合同要求快了0.02秒。”技术专家举着检测报告,声音里带着惊讶,“抗干扰能力尤其突出,我们模拟了暴雨、雷电、甚至工业电磁辐射,数据都没出现波动。”
nbsp苏瑶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李悦把画递给专家们,小姑娘的辫子上还别着朵栀子花,说话时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当年她也是这样,把画着车间的图纸递给李渊,老厂长笑着说“我们的工厂,就该又实用又好看”。
nbsp忽然,一阵风吹过,槐花簌簌落下,像场温柔的雪。落在白归回的工具箱上,落在苏瑶的账本上,落在李阳的示波器上,落在李悦的速写本上。验收组组长望着这一幕,忽然合上报告:“不用再测了。”他指着那些在槐花里忙碌的身影,“能把工厂建成这样的,技术肯定差不了。”
nbsp李渊拄着拐杖站在远处,看着这家人被专家们围住,忽然对着老槐树笑了。树皮上的“归”字被岁月磨得浅了,却在树干深处长出全新的年轮,像个藏不住的秘密。他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白归回背着工具箱站在厂门口,雪花落满他的肩头,像披了件白大衣,眼神却亮得像要着火。
nbsp“这树,算种活了。”李渊摸了摸树干,掌心的温度透过树皮传下去,像在跟深埋的根须打个招呼。
nbsp五、工具箱里的新工具
nbsp傍晚六点,三号车间的灯亮得像白天。白归回把军功章放回工具箱的暗格时,发现里面多了样东西——枚银色的传感器芯片,是李阳项目的核心部件,背面刻着行小字鼎盛智能工厂,首测成功”。
nbsp“爸,这芯片的封装技术是我自己琢磨的。”李阳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新做的木盒子,“比进口的省三成成本,我想留个纪念。”
nbsp白归回拿起芯片,指尖的老茧蹭过冰凉的金属表面,忽然想起儿子第一次用他的螺丝刀时,小手连握都握不稳,现在却能做出让专家称赞的技术。他把芯片放进暗格,和军功章并排放在一起,新旧两件“宝贝”在月光下泛着光,像段被时光串起来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车间外传来苏瑶的声音,她和李悦正搬着个大蛋糕,上面用奶油画着老槐树的样子,树底下站着四个小人:戴安全帽的爸爸,穿西装的妈妈,举着扳手的哥哥,拿着画笔的妹妹。“验收通过,该庆祝庆祝!”苏瑶的笑声混着栀子花香飘进来,“王师傅和张叔他们都在老槐树下等着呢!”
nbsp白归回锁好工具箱,忽然发现锁扣上多了个小小的槐花挂坠,是用车间的边角料做的,打磨得光滑圆润。“是悦悦给您做的。”李阳挠了挠头,“她说爷爷的工具箱有个铜铃铛,您的也该有点装饰。”
nbsp走出车间时,老槐树下已围满了人。王师傅举着他珍藏的二锅头,张叔带来了自己腌的咸菜,财务大姐端着刚出锅的饺子,连流浪猫都凑过来,蹭着李悦的裤腿要吃的。李渊坐在轮椅上,看着白归回把工具箱放在石桌上,忽然说:“打开让孩子们看看吧,让他们知道这箱子里装的不光是工具。”
nbsp白归回打开工具箱的瞬间,月光刚好落进去。军功章、传感器芯片、旧扳手、新挂坠、还有张李悦画的全家福,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铁皮里,藏着的哪里是工具,分明是二十年来的日子——有边境的风,有车间的油,有妻儿的笑,有鼎盛的根。
nbsp李阳伸手摸了摸那把用了二十年的螺丝刀,李悦把槐花挂坠系在自己的书包上。白归回望着苏瑶眼角的笑纹,忽然明白父亲当年说的“根”是什么。不是老家的院子,不是车间的柱子,是一代又一代人把日子过成养分,让后来者能踩着前人的脚印,把路走得更长、更稳。
nbsp夜风拂过老槐树,槐花落在工具箱上,像给这段故事盖了个温柔的章。远处的智能工厂亮着灯,传感器的绿光在黑暗里眨着眼睛,像颗颗守夜的星。
nbsp(本章完)
喜欢。
第1474章 养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