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老树新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粮,现在那些小猫成了厂区的“巡逻队”。“张爷爷说,明天要带设计院的人来看现场,我想把模型打印出来给他们看。”
nbsp兄妹俩正说着,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白归回提着两个保温桶走进来,苏瑶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件厚外套。“张弛刚才打电话,说设计院同意明天加赛评审。”他把热汤倒进碗里,当归羊肉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但你们俩,必须现在跟我回家睡觉。”
nbsp李阳刚想反驳,却被苏瑶按住了肩膀。“你爸年轻时在野外潜伏,三天只睡四个小时,现在落下了失眠的毛病。”她把外套披在女儿身上,“他不希望你们走他的老路。”
nbsp李悦捧着汤碗,忽然注意到父亲鬓角的白发。上次家长会,班主任还说她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可她知道,爸爸的书房里藏着枚褪色的军功章,妈妈的首饰盒底层压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爸爸刚转业时的样子,眼神里带着对陌生世界的茫然。
nbsp“爸,”李阳忽然开口,“明天的评审会,你能来吗?”
nbsp白归回的动作顿了顿。他望着儿子眼里的期待,像看到了当年那个渴望得到认可的自己
nbsp四、老槐树下的约定
nbsp周五下午的亲子活动,设在厂区的家属院。李悦拉着白归回的手,站在那棵移植来的老槐树下,树干上挂着块木牌,写着“2010年移植,来自白家村”。这是当年鼎盛集团从白归回的老家移栽来的,如今枝繁叶茂,树荫能盖住半个操场。
nbsp“爸爸,爷爷说这棵树在老家时,你总爬上去掏鸟窝。”李悦仰着头,数着树枝上的鸟窝,“现在它在这里,是不是也把根带来了?”
nbsp白归回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指尖触到一处凹陷——那是他小时候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归”字。当年他参军离家,父亲站在树下说:“树挪活,人挪也活,但根不能忘。”那时他不懂,直到在鼎盛扎下根来,才明白父亲的意思。
nbsp“根在土里,也在心里。”他弯腰抱起女儿,“就像爸爸记得老家的样子,记得战友的名字,记得你妈妈第一次做的糖醋排骨有多酸。”
nbsp不远处的草坪上,苏瑶正和几位家长聊天,手里拿着李悦画的智能工厂图纸,脸上带着骄傲的笑意。李阳被一群孩子围着,演示着他做的简易传感器,阳光照在他年轻的脸上,像极了当年球场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nbsp李渊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这是你爸当年给你的护身符,”他把布包递给白归回,里面是块磨得光滑的桃木,“上次回老家,你嫂子在老衣柜里翻出来的。”
nbsp白归回的指尖抚过桃木上的纹路,忽然想起十八岁那年,父亲把这东西塞进他背包,说“桃木辟邪,保我儿平安”。后来在边境遭遇伏击,是这块桃木挡住了飞溅的弹片,留下个深深的凹痕。
nbsp“下周我想回去看看。”他望着老槐树的方向,“带着李阳和悦悦,给我爸上柱香。”
nbsp李渊点了点头,望着草坪上嬉闹的孩子,忽然笑了:“当年你总说,等退休了就去山里隐居。现在看来,这人间烟火,比山林更让人舍不得。”
nbsp五、岁月的养分
nbsp智能工厂的传感器项目通过评审那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白归回站在露台上,看着李阳带着团队在厂区安装设备,蓝色工装在雨幕里移动,像一群忙碌的工蜂。苏瑶走过来,递给他一把伞:“张弛刚才说,住建部的人夸我们的方案‘有温度。”
nbsp“有温度?”
nbsp“他们说,很少见企业在搞技术改造时,还想着把信号增强器做成槐花的样子。”苏瑶望着雨里的老槐树,“就像这棵树,不仅要长得高,还要长得好看,让路过的人觉得舒服。”
nbsp白归回忽然想起刚转业时的日子。那时他总觉得自己像棵被移植的树,枝叶蔫蔫的,根须不知往哪里扎。是李渊把他拉进车间,让他在机器的轰鸣里找到熟悉的节奏;是苏瑶每天变着花样做的家常菜,让他闻到了家的味道;是李阳第一次蹒跚着扑进他怀里,让他明白了“父亲”两个字的分量。
nbsp“晚上回家包饺子吧。”他收起伞,握住苏瑶的手,“李阳爱吃白菜猪肉馅的,悦悦要放虾仁,你记得多放些醋。”
nbsp暮色降临时,鼎盛集团的灯火次第亮起。技术部的窗口,李阳还在调试传感器,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像星星;家属院的厨房里,苏瑶正和李悦一起擀饺子皮,笑声顺着窗户飘进雨里;白归回站在老槐树下,看着雨滴顺着枝叶滑落,渗进脚下的泥土里。
nbsp他忽然明白,日子真的就像这树。不需要长得有多快,只要慢慢扎根,汲取着爱与温暖的养分,就能在岁月里枝繁叶茂,为后人遮风挡雨。就像这棵老槐树,从白家村到鼎盛厂区,根须早已蔓延到看不见的地方,却在每个春天,准时开出满树的芬芳。
nbsp(本章完)
喜欢。
第1472章 老树新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