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秋窗下的笔迹,掌心的温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电话,李渊走到厨房,保温桶里是莲藕排骨汤,是苏瑶昨天炖了一下午的。他舀了一勺,温热的汤滑进胃里,暖得人眼眶发酸。
nbsp凌晨五点,他轻手轻脚走进李阳的房间,孩子睡得正香,嘴角还挂着口水。床头柜上放着本摊开的漫画书,主角是个戴安全帽的工程师,旁边写着“我爸爸”。
nbsp李渊坐在床边,看着儿子的睡颜。这孩子随他,眉毛浓,鼻梁挺,就是性子比他小时候软。上次在学校被同学推搡,回来只说“不小心摔的”,还是苏瑶发现他胳膊上的淤青,才逼着他说了实话。
nbsp“起床了,小懒虫。”他捏了捏李阳的鼻子,“今天吃你妈做的肉包。”
nbsp李阳揉着眼睛坐起来:“妈妈还没回来吗?”
nbsp“她在救病人。”李渊帮他穿好校服,“就像爸爸修的路要保护行人,妈妈的手术刀要保护妈妈和宝宝。”
nbsp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指着窗外:“爸爸,你看,玉兰花开了!”
nbsp清晨的玉兰花瓣上凝着露水,在熹微的晨光里泛着白。李渊想起苏瑶说过,玉兰花的花期很短,却开得最盛,像那些在手术台上和死神赛跑的夜晚。
nbsp四、工地上的家长会
nbsp周六上午,城南快速路的绿化带种满了向日葵。李渊蹲在花丛边,给李阳演示如何用卷尺量花茎的高度。这是学校布置的科学作业,要求记录植物生长数据。
nbsp“从根部到顶端,尺子要拉直,就像测桩位偏差一样。”李渊的手指在卷尺上滑动,“你看,这株今天高125厘米,比昨天长了2厘米。”
nbsp李阳拿着笔记本记数据,笔尖在纸上划得沙沙响:“爸爸,张老师说下周三开家长会,要带家长做手工。”
nbsp“做什么手工?”
nbsp“用废旧材料做模型,我想做个塔吊。”李阳的眼睛亮晶晶的,“你能帮我找些零件吗?”
nbsp李渊笑着点头,从工具箱里拿出几个废弃的螺栓和螺母:“这些可以当塔吊的轮子,下午我们去废品站找根钢管做塔身。”
nbsp中午在工地食堂吃饭时,施工队的王队长凑过来:“李经理,你家小子真懂事,上次来送水,还帮我们递扳手呢。”
nbsp李渊看着远处正在绑扎钢筋的工人,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总缠着父亲问这问那,父亲是木匠,总把边角料给他做小玩意儿。那时候不懂,为什么父亲的手掌总裂着口子,现在握着儿子的小手,才明白那些老茧里藏着的都是爱。
nbsp下午去废品站的路上,李阳突然说:“爸爸,其实我数学考了92分,没敢告诉你,怕你说我骄傲。”
nbsp李渊把自行车骑得慢了些,风拂过耳边,像极了部队拉练时的风声。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考了全班第一,父亲没说话,只是把他的奖状贴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每天擦桌子时都要多看两眼。
nbsp“晚上回家把卷子给爸爸看看。”他腾出一只手,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爸爸为你骄傲。”
nbsp五、台灯下的全家福
nbsp周日晚上,一家人围在客厅里做手工。李阳用钢管和螺栓拼塔吊,李悦给塔吊粘纸花,苏瑶坐在沙发上缝李渊磨破的袖口,他则在旁边裁硬纸板做底座。
nbsp“塔吊的臂要能转动。”李渊用轴承给塔吊装上旋转轴,“就像工地上的真塔吊,360度都能吊东西。”
nbsp李阳的手指被螺栓硌红了,却不肯停:“明天要给张老师看,还要给同学们讲塔吊怎么工作的。”
nbsp苏瑶把缝好的袖口举起来:“看看,像新的一样吧?”针脚细密整齐,比他在部队时军需股缝的还好。
nbsp李悦突然举起画笔:“我要给塔吊画个家!”她在硬纸板底座上画了座小房子,门口站着四个小人,手里都举着玉兰花。
nbsp夜深了,李阳和李悦早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做完的塔吊模型。李渊把模型放进他们的书包,转身看见苏瑶在书房整理相册。
nbsp相册里有张他穿着军装的照片,背景是沙漠,脸上还带着沙尘。苏瑶用红笔在旁边写着:“2015年,非洲,李渊32岁。”
nbsp“这张是李阳出生时拍的,你在演习,我让护士拍的。”苏瑶指着另一张照片,新生儿皱巴巴的,像只小猴子,“你看,他那时候就攥着小拳头,跟你打拳时一样。”
nbsp李渊的指尖划过照片,突然说:“下周家长会,我穿你给我买的那件蓝衬衫吧。”
nbsp苏瑶笑着点头:“好,再给你打条红领带,喜庆。”
nbsp台灯的光晕落在相册上,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模糊的水墨画。窗外的玉兰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晃,花瓣落在窗台上,像谁悄悄写下的诗。
nbsp李渊知道,他或许永远学不会像别的爸爸那样温柔细语,也做不出精致的点心,但他会用磨出老茧的手,给孩子修自行车,教他们认图纸,在他们的作业本上画笨拙的塔吊。
nbsp因为他守护的山河,从来都不只在边境线上,更在这台灯下的笔迹里,在掌心传递的温度里,在每个平凡却安稳的日子里。
nbsp夜色温柔,他们的家,就像这盏台灯,永远亮着。
喜欢。
第1368章 秋窗下的笔迹,掌心的温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