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3章 红绳系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nbsp苏瑶的眼睛湿了。那是这些年她给李渊编的红绳,断了的、旧了的,她都舍不得扔,卷成一卷藏在床底。“是你爸的‘平安绳,”她拿起根最细的,“这根是你刚出生时编的,那时候你爸在外地执行任务,我每天给这绳打结,打一个结,就盼他平安一天。”

    nbsp绳子上的结密密麻麻,像串没说出口的牵挂。李渊拿起那根最粗的,是去年苏瑶用他的旧迷彩服拆的线,混着红绳编的,说“这样能带着我的味道”。他忽然把红绳往苏瑶腕上系,手指笨拙地打着结:“今年换我给你系,保你一年平平安安。”

    nbsp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红绳上,结与结之间的光影,像他们走过的这些年,有长有短,却始终相连。

    nbsp四、守岁夜的红绳

    nbsp除夕夜的烟花在窗外炸开时,李渊正把最后一盘饺子端上桌。韭菜鸡蛋馅的是苏瑶爱吃的,猪肉大葱馅的给孩子们,还有盘素馅的,是留给天上的父母的——碗边系着的红绳,是李悦下午编的,说“这样爷爷奶奶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nbsp“爸,你看我编的中国结!”李阳举着个歪歪扭扭的结跑过来,红绳在他手里绕成个乱麻,却看得苏瑶眼睛发红。这孩子随他,手笨,却总爱学着做这些精细活,就像当年他在部队,对着苏瑶寄来的红绳,练了半夜才学会打同心结。

    nbsp春晚的歌舞声里,李悦抱着李渊的脖子撒娇:“爸,压岁钱呢?”她的小手在他口袋里掏,摸到个硬硬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个红绳系着的红包,上面印着“岁岁平安”。

    nbsp“这里面不是钱,”李渊笑着刮她的鼻子,“是我给你和哥哥写的‘平安符。”

    nbsp红包里是张泛黄的纸,上面是李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吾儿阳阳、悦悦,愿你们此生不必如父般握枪,只愿三餐温饱,四季平安,心中有光,眼底有暖。”

    nbsp李阳的眼睛亮了:“爸,你会写毛笔字啊?”

    nbsp苏瑶别过脸去擦眼泪。这张纸是李渊退伍那天写的,当时他坐在空荡荡的营房里,钢笔没水了,就用红绳蘸着墨水写,说“红绳的墨,能辟邪”。这些年她一直藏着,没想到他还记得。

    nbsp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李渊忽然从兜里掏出四根红绳,往每个人腕上系。苏瑶的红绳坠着颗小银珠,是用他的军功章熔的;李阳的红绳缠着根迷彩线,是他旧作训服上拆的;李悦的红绳系着颗小铃铛,一晃就响,说“这样能听见妹妹在哪里”;他自己的红绳最普通,却在末端打了个特别的结——是苏瑶教他的第一个结。

    nbsp“妈说这个结叫‘四季平安,”李渊的手指在苏瑶腕间的红绳上蹭了蹭,“系上这个结,咱们家一年都顺顺当当。”

    nbsp窗外的烟花又炸开一朵,照亮了客厅墙上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四个人手拉手,腕间都系着红绳,像串糖葫芦。李阳忽然指着照片喊:“爸,你看!咱们的红绳连在一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可不是嘛,红绳在照片里缠成个圈,把四个人都圈在里面,像个永远解不开的结。李渊举起酒杯,对着窗外的烟花,对着墙上的照片,对着身边的家人,轻声说:“敬咱们的家,敬这红绳系住的年。”

    nbsp苏瑶的眼泪掉在酒杯里,和酒混在一起,喝下去却是甜的。她忽然明白,所谓,不是脱下军装的瞬间,而是学会在红绳上打结,在腊八蒜里藏牵挂,在守岁夜的灯光里,把所有的过往,都系成此刻的团圆。

    nbsp五、红绳系年

    nbsp大年初一的晨光里,李阳和李悦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放鞭炮,红绳在他们袖口晃成两道闪电。苏瑶在厨房煮饺子,李渊站在阳台,看着墙上的红绳——那是昨晚大家一起系的,从门框绕到窗户,再缠到阳台的栏杆上,像个红色的网,把整个家都罩在里面。

    nbsp“在看什么呢?”苏瑶走过来,手里端着碗热腾腾的饺子,“张奶奶说要过来拜年,让你准备点糖果。”

    nbsp李渊接过碗,咬了口饺子,里面的硬币硌得牙床发麻——是苏瑶特意包的,说“吃到硬币的人,一年都有好运气”。“我在想,”他望着腕间的红绳,“这些红绳,会不会像树的年轮,系一年,就多一圈牵挂。”

    nbsp苏瑶靠在他肩上,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和远处的鞭炮声:“会的,”她轻声说,“等咱们老了,就把这些红绳拆下来,编个大网,铺在孙子的小床上,告诉他,这是爷爷奶奶用一辈子的牵挂,织的平安网。”

    nbsp阳光穿过红绳,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星星。李渊忽然想起刚退伍时的迷茫,觉得自己像把生锈的刀,不知道该往哪里搁。直到有天深夜,他看见苏瑶在给孩子们缝红绳,指尖在烛光里跳动,才明白自己的战场,早已从枪林弹雨,变成了柴米油盐。

    nbsp“爸!妈!快来看!”李阳举着个红包跑过来,红绳系着的红包上沾着点雪,“张奶奶给的压岁钱,说要系在咱们家的红绳上!”

    nbsp李渊笑着接过红包,把它系在阳台的红绳上。风一吹,红包晃起来,和其他的红绳缠在一起,像朵开在风里的花。苏瑶忽然指着红绳说:“你看,它们连在一起了。”

    nbsp可不是嘛,红绳在风里缠来绕去,把所有的牵挂都系在一起,像个永远解不开的结。李渊望着这满院的红绳,忽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年——不是烟花有多绚烂,不是饺子有多香,而是有红绳系着牵挂,有人在身边守着岁月,把兵荒马乱的过往,都过成了红绳缠绕的寻常。

    nbsp李悦举着支糖葫芦跑过来,红绳在她手里晃成道金线妈,我们去给爷爷拜年吧!”她的声音像铃铛,“我要告诉他,我们家的红绳,能绕地球一圈啦!”

    nbsp李渊牵着苏瑶的手,跟在孩子们身后往墓地走。红绳在他们腕间晃着,阳光在上面跳着舞,像在唱一首关于回家的歌。原来所谓年,所谓家,所谓归回,不过是红绳系住的光阴,是有人陪你把每个日子,都过成值得牵挂的年。

    nbsp六、元宵灯里的结

    nbsp正月十五的灯笼把整条街照得像条火龙。李渊扛着李悦,苏瑶牵着李阳,一家人在灯海里穿梭,红绳在每个人腕间晃,像串会发光的珠子。

    nbsp“爸,那个灯上有谜语!”李阳指着盏荷花灯,上面写着“红绳系足,打一字”。

    nbsp李渊摸着下巴假装思考,眼角的余光看见苏瑶在偷偷给李阳使眼色。这是他们的默契,遇到孩子解不出的难题,总爱这样一唱一和。“是不是‘绊字?”他故意说错,引得李悦咯咯直笑。

    nbsp“不对不对!”李悦搂着他的脖子喊,“是‘纥!红绳就是‘纟,足就是‘乞,合起来是‘纥!老师教过的!”

    nbsp周围的人都笑了,夸这孩子聪明。苏瑶往女儿嘴里塞了颗糖:“咱们悦悦是小才女。”她忽然指着远处的走马灯,“你看那灯上的画,像不像你爸给你讲的故事?”

    nbsp走马灯上画着个穿军装的人,正把红绳系在个女子腕上,旁边的孩子举着灯笼笑。李渊的脚步顿了顿,想起那年元宵在部队,他站岗时看见远处的烟花,忽然掏出兜里的红绳,对着家的方向系了个结,说“等我回去,年年陪你们看灯”。

    nbsp“爸,你怎么了?”李阳拽了拽他的衣角。

    nbsp李渊笑着摇头,往灯市深处走。卖灯的摊位前,个老太太正给孙女编灯笼穗,红绳在她手里转得飞快,编成个复杂的结。“这叫‘盘长结,”老太太见李悦看得入神,笑着

    喜欢。

第1353章 红绳系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