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国中之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
nbsp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是应有之义。
nbsp“其次,所有参与东征的将士,必须重赏。阵亡者的抚恤,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高出十倍。要让天下人知道,为大唐流血,是荣耀,更是能让家人一世无忧的保障。”
nbsp李世民再次点头,这亦是笼络军心之策。
nbsp“剩下的,”李承乾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沉凝,“剩下的,儿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nbsp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儿臣想,成立一个独立于户部之外的机构,暂定名为‘大唐皇家战略投资总署。”
nbsp“战略投资总署?”李世民咀嚼着这个新鲜的词汇。
nbsp“不错。”李承乾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总署,将由儿臣亲自掌管,房相、长孙大人和我师傅共同监督。它的职能,不是‘花钱,而是‘投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它将作为母本,为儿臣之前制定的《五年规划》,提供最雄厚的资金支持。连接长安与洛阳的高速公路,疏浚江南运河的‘大唐疏浚公司,河北的水利工程……这些,都可以立刻上马,而且是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
nbsp“它还将拨出巨款,成立‘大唐格物院总院,将天下所有能工巧匠,算学大家,都招揽其中。蒸汽机、新式炼钢法、远洋宝船……我们所有超前于这个时代的技术,都将在这里,得到最优先的研发!”
nbsp“甚至,它还可以效仿‘征倭债券,在民间发行‘兴业债券,吸纳民间资本,投入到那些利国利民,但前期耗资巨大的产业中去。比如,铁路!”
nbsp李承乾越说越激动,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nbsp然而,李世民的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
nbsp他听懂了。
nbsp李承乾的这个“战略投资总署”,权力太大了。它独立于三省六部,直接向太子负责,掌握着足以颠覆整个帝国经济的庞大资金。
nbsp这几乎是……一个国中之国。
nbsp一个,经济上的国中之国。
nbsp“高明,”李世民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你这个总署,将商业、工业、农业、交通,几乎所有国计民生,都纳入了囊中。你这是想……将整个大唐的经济命脉,都握在自己手里?”
nbsp李承乾感受到了父亲语气中的变化。他知道,父亲在担心什么。
nbsp担心他这个太子,权力过大,尾大不掉。
nbsp“阿耶,”李承乾转过身,迎着李世民那担忧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儿臣想握住的,不是权力,而是大唐的未来。”
nbsp“如今的大唐,看似繁花似锦,但根基,依旧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一亩三分地。这样的根基,太脆弱了。一场天灾,一场叛乱,就可能动摇国本。”
nbsp“儿臣要做的,就是用这笔来自东瀛的财富,为我大唐,换一个更坚实,更强大的根基!一个由钢铁、煤炭、道路和贸易组成的,全新的根基!”
nbsp“到那时,我大唐的税收,将不再只依赖于田地里的那点产出。我们的商船,将纵横四海。我们的货物,将倾销万国。我们的皇家银行,将成为世界的中央。这,才是儿臣真正想要的!”
nbsp甘露殿内,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nbsp李世民站起身,缓缓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
nbsp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nbsp他不得不承认,儿子的这番构想,宏大、精妙,且充满了诱惑。那是一个连他这个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帝王,都未曾想象过的,辉煌的未来。
nbsp但他同样清楚,要实现这个未来,需要打破多少旧有的规矩,触动多少人的利益。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会答应吗?那些习惯了旧有秩序的官员,会支持吗?
nbsp这无异于,在整个大唐,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最彻底的革命。
nbsp而领导这场革命的,是他的儿子,大唐的太子。
nbsp他究竟,是该支持,还是该……压制?
nbsp月光,将他和他身后那个年轻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喜欢。
第225章 国中之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