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增设武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帖经墨义,所取之才,或善空谈,不通实务。长此以往,于国无益。臣奏请,改革科举,增设明法、明算、格物等实用之科,以选拔经世致用之才!此外,为杜绝舞弊,彰显公允,当推行‘糊名阅卷之法!”

    nbsp话音刚落,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nbsp“魏公此言差矣!”于志宁立刻跳了出来,满脸涨红,“科举取士,以圣人经义为本,此乃祖宗之法!岂能将算学、格物此等‘奇技淫巧与之并列?此乃动摇国本,自毁长城之举!”

    nbsp“于庶子所言极是!”一名世家出身的御史紧跟着附和,“‘糊名阅…阅卷更是荒唐!不知考生名号,如何知其家学品行?若选上来一些心术不正之徒,岂不为祸朝纲?”

    nbsp一时间,以于志宁为首的世家官员们群情激奋,纷纷出言反对,引经据典,言辞激烈,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你不能这么搞!

    nbsp李承乾一直冷眼旁观,直到殿内的反对声浪稍稍平息,他才施施然地从监国的位置上走了下来。

    nbsp“于庶子,”他面带微笑,语气却带着一丝嘲讽,“孤且问你,若让你去户部核算一州赋税,你打算用‘子曰去算,还是用‘诗云去加?”

    nbsp“这……”于志宁一时语塞。

    nbsp李承乾没给他思考的机会,目光扫过那群反对的大臣,声音陡然提高:

    nbsp“孤再问诸位大人!黄河决堤,尔等是派一位满腹经纶却四体不勤的儒生去堵,还是派一位通晓格物、懂得水利工事的匠人去修?大理寺断案,是靠一句‘仁者爱人去感化凶徒,还是靠一位精通律法、明察秋毫的法官去定罪?”

    nbsp“选官,当唯才是举,而非门第出身!一个国家,需要修身养性的君子,更需要能开疆拓土的将军,能治理一方的能臣,能兴修水利的工匠,能核算钱粮的算士!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nbsp他向前一步,气势逼人,朗声道:“故而,孤以为,不仅要增设明法、明算之科,更要另开武举!选拔将帅之才!让我大唐的军中,不仅有将门虎子,更有运筹帷幄的寒门英才!”

    nbsp“殿下英明!”程咬金憋了半天,终于等到这句话,扯着嗓子就吼了出来,“俺老程第一个赞成!他娘的,就该开武举!让那些小子们凭真本事上阵杀敌,光宗耀祖!”

    nbsp尉迟恭、李积等一众武将,也齐刷刷出列,轰然应诺:“臣等,附议!”

    nbsp文官集团的阵线,瞬间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于志宁等人面色惨白,看着那群摩拳擦掌的武将,再看看御座上那位从始至终都面无表情的皇帝,心中顿时凉了半截。

    nbsp李世民终于动了。

    nbsp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殿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李承乾身上。

    nbsp“太子所言,不无道理。”

    nbsp帝王之音,一锤定音。

    nbsp“我大唐能有今日,靠的便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科举改制,势在必行!”李世民的声音威严而坚定,“传朕旨意:自今年春闱起,试行增开‘明法、‘明算二科,所有科考,一律采用‘糊名阅卷之法!”

    nbsp他顿了顿,又看向程咬金等人,补充道:“至于武举,事关重大,需详加筹备。着兵部与东宫共同拟定章程,待秋后,另开秋闱,专行武举!”

    喜欢。

第98章 增设武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