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穷人挣得是死钱,富人赚的是活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板不会自己去拧螺丝,而是花100万买机器,机器每天24小时运转,产出的零件能赚回机器成本;做投资的人不会自己去盖楼,而是把钱投给靠谱的开发商,坐享分红和增值。他们的钱像雇来的工人,不需要吃饭睡觉,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还能繁殖出更多的钱。
nbsp更本质的差异在于对风险的态度。挣死钱的人害怕风险,像抱着暖炉过冬的人,宁愿忍受闷热也不敢打开窗户。他们拒绝投资,觉得钱放在银行最安全,却看着存款在通货膨胀中悄悄缩水;他们不敢辞职创业,觉得每月拿固定工资最稳妥,却在行业衰退时最先被裁员。他们的钱像冬眠的蛇,看似安稳,实则失去了活动的活力,只能在原地等待被消耗。
nbsp赚活钱的人拥抱风险,像冲浪者等待海浪。他们知道,所有的活钱都诞生于风险与机遇的夹缝中,房价可能下跌,投资可能亏损,创业可能失败,但他们愿意用可控的风险去换34;钱生钱34;的机会。就像渔民不会因为怕风浪就不出海,他们懂得计算风险概率,比如用不影响生活的34;闲钱34;投资,分散投入不同领域,这样即使某笔投资失败,也不会伤筋动骨。这种对风险的驾驭能力,让他们的钱始终保持活跃状态,能在市场波动中找到增值的缝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区别:死钱依附于生存技能,活钱依附于34;系统搭建34;。外卖骑手的导航软件用得再熟练,也只能多送两单外卖;而开发导航软件的人,只要软件被千万骑手使用,每单抽成1毛钱,就能躺着赚钱。前者的技能只能服务自己,后者的系统能服务无数人。
nbsp就像一个人用扁担挑水,每天最多挑100桶;另一个人修水渠,一旦水渠建成,全村人都能用上水,他的收益也会随着用水的人增多而增长。
nbsp在城中村收废品的夫妻,每天骑车走街串巷,收来的废品分类后卖给回收站,每斤赚5毛。他们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有继承这份工作,而是做了一个废品回收APP,让居民在线预约上门回收,自己从中抽成10%。现在,夫妻俩依然每天收废品,但儿子的APP连接了上千个回收点,每月收入是父母的几十倍。这就是34;死钱34;与34;活钱34;的代际跨越,父母的钱来自个人劳动的重复,儿子的钱来自系统的搭建,前者是点的努力,后者是面的覆盖。
nbsp当然,死钱并非没有价值,它是生存的基石。刚毕业的大学生去送外卖,是用死钱积累第一桶金;农民工在工地搬砖,是用死钱给孩子交学费。但如果一辈子只挣死钱,就会陷入34;越勤劳越贫困34;的怪圈。因为时间是有限的,体力是有限的,而生活的开支是无限的,像用有限的水去填无限的坑,永远填不满。
nbsp活钱的本质,是让劳动产生余值。就像作家写一本书,花一年时间写完,此后每一次再版、每一次被改编成电影,都能获得版税,这就是劳动的余值;就像歌手录一首歌,录音棚里花三天完成,此后每次在平台播放都有版权费,这也是劳动的余值。
nbsp普通人也能找到自己的余值:厨师把拿手菜的配方写成教程,摄影师把修图技巧做成网课,这些都是把一次性劳动转化为可持续收益的方式,是从死钱向活钱的跨越。
nbsp菜市场的小贩总有一天会明白,他蹲在地上数的不是零钱,是被时间捆住的手脚;而CBD办公室里的代码,敲下的也不是数字,是让钱自己奔跑的指令。从死钱到活钱,差的不是努力程度,而是赚钱的维度,前者在地面上步行,后者在天空中飞翔,看到的风景和能到达的地方,注定截然不同。
喜欢。
第386章 穷人挣得是死钱,富人赚的是活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