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学术报告厅的后台,高校邀请的青年学者正对着镜子整理领带,领口别着“长江学者”的徽章。工作人员轻声提醒,会场已经坐满了前来旁听的学生,能否提前十分钟入场。他却不耐烦地挥手:“让他们等着,我这篇论文的引用数据还没核对完,一群本科生懂什么?”
nbsp半小时后,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学术为民”,台下的学生们不会知道,这位顶着名校光环的学者,曾为了评职称,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署上自己的名字。
nbsp这种学历与素质的割裂,在实验室的深夜里更显刺眼。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们为了抢占一台精密仪器,制定了“按研究进度排班”的规则,却总有人偷偷篡改预约系统的时间记录。
nbsp有次凌晨三点,两个博士为争用仪器吵到报警,警察来时,还看见他们的实验记录本上写着“严谨求实”四个大字。
nbsp更隐蔽的自私藏在数据里:团队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被同行质疑图表“过度美化”,追查后发现,是团队里的博士后为了尽快毕业,刻意筛选了符合预期的数据,导师明知实情却选择沉默。毕竟,这关系到实验室下一年的经费申请。
nbsp职场中的“高学历盲区”,常常藏在那些看似专业的傲慢里。会计师事务所的名校实习生,在做审计报告时,把基层员工提交的原始凭证扔在一边:“这些手写的太不规范,我直接按系统模板填就行。”结果因为忽略了一张手写收据上的异常数据,导致整个报告出错,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nbsp被约谈时还辩解:“我是按标准流程做的,他们不专业才会出问题。”
nbsp公共场合的“学历特权感”,有时比行为本身更伤人。美术馆里,艺术院校的教授带着学生参观,为了让学生看清一幅古画的细节,直接越过隔离线站到画前,管理员上前劝阻,他掏出工作证:“我是来做学术研究的,你们懂艺术吗?”
nbsp在医院挂号大厅,医学院的博士插队时被护士制止,竟大声嚷嚷:“我是医生,比你们懂时间管理,耽误了我的事,你们负得起责任吗?”周围排队的患者里,有人认出他就是上周在电视上宣讲“医者仁心”的专家。
nbsp教育链条上的“素质空窗期”,在细节里暴露无遗。重点小学的“学霸班”,课间休息时永远是最吵的,孩子们为了抢操场上的秋千,会推搡低年级同学,老师撞见了也只是轻描淡写:“他们学习压力大,放松一下没事。”
nbsp初中的奥数班里,有学生为了不让别人抄自己的作业,故意把答案写得模糊不清,家长知道后反而夸奖:“懂得保护自己的成果,长大了有出息。”
nbsp到了大学,这种导向酿成更极端的后果:高校评选“优秀毕业生”时,候选人的科研成果堪称完美,却因多次被举报“在宿舍里长期熬夜打游戏影响他人休息”而落选
第368章 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