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富士风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细雪拍打在脸上,李云龙蜷缩在渔船底舱的阴影里,听着头顶美军巡逻艇的引擎声渐渐远去。腐烂的鱼内脏气味熏得人睁不开眼,但比起三天前穿越对马海峡的风浪,这已经算天堂。他轻轻活动着右腿——伤口在潮湿环境中又开始溃烂,散发出淡淡的腐臭味。
nbsp34;安全了。34;船板被掀开一道缝,露出张布满皱纹的日本老渔夫的脸。老人用生硬的中文低声道:34;前面是积丹岬,美军检查站少。34;
nbsp李云龙爬出腥臭的底舱,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北海道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照在雪后的海面上泛起刺目的银光。远处海岸线的轮廓渐渐清晰,黑色的礁石像怪兽的牙齿般参差不齐。
nbsp渔船靠岸的地方是个小渔村,十几间木板屋歪歪斜斜地挤在避风处。几个穿臃肿棉衣的妇女正在修补渔网,看到陌生人下船,立刻低下头加快动作。老渔夫塞给李云龙一套破旧的渔夫装和草鞋,又指了指村后的小路。
nbsp34;沿着溪走...二十里...有卡车去札幌。34;老人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证件,34;我儿子...去年肺病死了...照片像你;
nbsp证件上的年轻人确实与李云龙有几分相似,只是少了那道标志性的伤疤。李云龙用烧红的铁丝在脸颊烫出同样的疤痕时,连老渔夫都不忍直视。
nbsp溪边小路覆盖着新雪,每一步都留下清晰的脚印。李云龙不得不经常钻进树林绕行,以免被巡逻队追踪。北海道的一月比朝鲜还要冷,呼出的白气瞬间在眉毛上结霜。走了约莫两小时,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是辆美军吉普车!
nbsp他立刻滚进路旁的排水沟,污泥和冰水瞬间浸透棉衣。吉普车在百米外停下,两个美军士兵下车抽烟,对话声随风飘来。
nbsp34;...那该死的实验室又死人了;
nbsp34;...听说上周运进去的矿石会发光;
nbsp34;...见鬼的差事,还不如去朝鲜;
nbsp吉普车离开后,李云龙在溪水里洗净污泥,继续赶路。黄昏时分,终于看到老渔夫说的岔路口——那里果然停着辆破旧的卡车,车身上用日文写着34;旭川水产34;。
nbsp司机是个缺了门牙的壮汉,正用报纸卷着烟丝。看到李云龙走近,他警惕地四下张望,突然用中文问:34;富士山的雪几月化?34;
nbsp34;山顶的雪永不化。34;李云龙对上了暗号。这是临行前朝鲜方面给的联络方式,对方应该是日共成员。
nbsp卡车在夜色掩护下向东南方行驶。司机自称田中,战时在中国做过翻译,战后因34;赤化嫌疑34;被美军列入黑名单。
nbsp34;那个实验室;田中换挡时卡车发出可怕的金属摩擦声,34;在富士山脚,名义上是气象观测站。34;他从座位下抽出张皱巴巴的地图,34;周围十公里都是禁区,有电子围栏和地雷。34;
nbsp李云龙研究着地图。实验室建在青木原树海边缘,背靠富士山,地形易守难攻。更麻烦的是,最近的驻军就在三公里外,随时可以增援。
nbsp34;有内应吗?34;
nbsp34;有个艺伎;田中露出暧昧的笑容,34;在军官俱乐部工作。但她只接触后勤人员;
nbsp卡车在凌晨时分抵达札幌郊区。田中把李云龙藏在个废弃的木材厂,约定两天后带他去见内应。木材厂里堆满发霉的松木,但至少能挡风遮雪。李云龙蜷缩在角落,用体温烘干湿透的衣物,思绪却飞回了朝鲜——陈书怀和其他人应该已经和总部接上头了,不知道那台脉冲装置改进得如何...
nbsp第二天的等待格外漫长。李云龙用田中留下的饭团和腌梅子充饥,同时观察着木材厂外的动静。札幌上空不时有美军直升机掠过,飞往富士山方向。傍晚时分,几个日本小孩在厂区玩捉迷藏,有个胆大的甚至爬上了李云龙藏身的木材堆,差点发现他。
nbsp田中直到第三天才出现,眼睛布满血丝:34;出事了...千代子被发现...吞了氰化物;他递给李云龙一块丝绸手帕,上面用口红画着奇怪的线条,34;她死前托人送出来的;
nbsp手帕上的线条起初看不出规律,直到李云龙想起程铁柱记忆里的建筑图纸——这是通风管道布局!千代子用口红标出了实验室的换气系统,其中一个支管直通主实验区。
nbsp34;还有更糟的;田中启动卡车时手在发抖,34;美军从朝鲜运来批战俘...据说要做活体实验;
nbsp卡车在雪夜中驶向富士山。随着海拔升高,积雪越来越厚,轮胎不时打滑。田中解释说,实验室最近加强了戒备,因为34;富士计划34;进入最后阶段。
nbsp34;什么阶段?34;
nbsp34;不知道具体...但上周运进去很多朝鲜人...再没出来;
nbsp李云龙握紧了怀中的手枪。那是把缴获的美制M1911,只剩五发子弹,但足够完成最坏情况下的任务。
nbsp接头地点是家偏僻的温泉旅馆。老板娘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妇,看到田中立刻把他们引到最里面的房间。榻榻米上已经坐着个人——居然是陈书怀!大学生兵瘦得脱了形,嘴唇苍白如纸,但眼镜后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34;师长!34;陈书怀想站起来,却踉跄着栽倒。李云龙扶住他,才发现他在发高烧,军装下的身体滚烫得像炭火。
nbsp34;脉冲器...改进了;陈书怀指向角落里的铁皮箱,34;但需要...靠近反应堆;
nbsp原来在李云龙离开后,陈书怀通过研究蓝矿石特性,发现它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会产生链式反应。美军实验室的核心,正是用这种原理建造的小型反应堆,用来激发矿石的能量。
&n
第220章 富士风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