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9章 榷税轻重天下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张四维和申时行认为是否不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因为他们两人担心的是,朝廷一旦公开对于工商业征税的事情,必然不胜烦扰,从地方到朝廷,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很多人对于朝廷的一些政策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一旦朝廷公开讨论此事,他们必然会跳出来借机供给朝廷,这点是阁臣们所担心的。

    nbsp朱载坖则是表示无妨,朱载坖就是要看看有哪些人跳出来,他们不跳出来,朱载坖的怎么好收拾他们呢?朱载坖并不担心他们跳出,甚至朱载坖就是要看看哪些人跳出来,所以朱载坖才选择议明发上谕的形式要求对于工商业制定完整的榷税制度,朱载坖很清楚,这诏书一下,肯定会在大明立即引起极大的反响。

    nbsp在这些年以来,整个大明最来钱的生意是什么?莫过于开工场了,不管是纺织、瓷器还是其他的工场,都是可以获得重利的,这点朱载坖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朱载坖特地以明发上谕的形势下达对于工商业的榷税讨论,就是要看看这些人对于朝廷榷税的看法。

    nbsp也正如阁臣们所预料的那样,在朱载坖的上谕下达之后,反响是十分强烈的,各地、各级的官员们纷纷上疏,陈述自己对于工商业榷税的看法,官员们看法五花八门,不过朱载坖还是从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nbsp在讨论这些榷税制度的奏疏中,地方官员们的奏疏是很多的,地方官员们主要是认为工商榷税应该更多的留在地方,这也是很多地方官员们的想法,因为在朱载坖实施的新政措施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地方官吏数量,以强化朝廷对于地方的管理,在朱载坖执政的这二十多年以来,朝廷的流内官增加了四成,而经制吏员增加了不止十倍,在朱载坖的命令下,朝廷不允许有所谓的白身吏员存在,衙门中的所有官吏都是吃皇粮的。

    nbsp这就导致官吏俸禄开支浩大,而地方的赋税大头又要上缴朝廷,海关、盐税、钞关等赋税则完全为朝廷所有,地方官员们认为,朝廷的财权过重,地方的财政困难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地方所能够支配的财政其实是非常少的,而朝廷对于地方的考成确实越来越严了,不仅仅是赋税的征缴,仓储的完备,还有交通、工商、道路、地方安定等各种项目的考核,对于地方官员来说,钱粮确实是不够用。

    nbsp而且朝廷严厉禁止随意加征,对于额外加征的地方官员,一律予以严惩,地方能够来钱的路子确实是不多,这就导致地方官府的很多工作很难开展,地方官府无法正常运转,对于这个问题,地方官们举出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嘉靖三十五年,苏州府吴县征银nbsp.2nbsp两,而实际用于本县的祭银nbsp135.7nbsp两,整修衙门nbsp300nbsp两,惠民药材银nbsp2nbsp两。

  &n

第1999章 榷税轻重天下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