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 面折廷诤国威壮(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在郑松的府邸,郑松为雒于仁设下了极为丰富的宴席,同时安南国内的饱学名儒都被邀请来,郑松极为热情的说道:“鄙人听闻天使乃是天朝名士,敝国也是倾心向化的,对于圣人之道,极为推崇,故而冒昧设宴,请天使来到。”
nbsp郑松说的也不全是假话,以前大明派到安南来的使臣,大多都是两广的小吏,甚至还有部分武将,像雒于仁这样进士出身的清贵官员,是很少到安南来的,所以安南上下对于雒于仁是很重视的,而且安南确实是崇尚儒学,在南洋各国之中,安南确实是汉化最深的,也一向以小中华自居。
nbsp这和大明之前对安南的统治密不可分,在大明统治时期,在安南积极推行儒学,建立了儒学学堂来促进安南文化的教育。大明在交趾各府、州、县设立了各级地方学校,并教育当地人为大明朝廷所用。从永乐五年开始,在交趾东关城设立了儒学。大明统治期间,交趾省共设立了14所府儒学、34所州儒学和113所县儒学。这些举措大大推进了安南的学校教育普及,使得安南人识文儒士的数量大大增加。
nbsp同时即便是黎朝建立之后,依旧将儒学作为立国之本,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结人心是安南的一贯政策,黎朝的历代皇帝均崇儒重道独尊儒学。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乃至规范民风民俗,均按儒家主张办事。在黎朝统治下的安南,名儒辈出,经学繁荣,涌现出阮秉谦、潘孚先、吴士连、黎贵悖等儒学大师和《易经层说》、《春秋略论》等儒学名着及《大越史记全书》等贯穿儒家思想的史学名着;进一步提高孔子地位,尊孔子为“万世帝王之师”,以王者尊孔子,与中华无二。
nbsp所以对于天朝使臣,又是进士出身的雒于仁,安南的这些重臣名儒还是很尊重,同时郑松也想以此争取雒于仁,向他展示安南对于儒学的尊崇。郑松说道:“天使,敝国虽小,然衣冠文物,有类中华,不可以化外蛮夷等而视之也!”
nbsp郑松的话,也是安南的一向看法,安南一向认为,在南洋诸国当中,安南才是和中华最像的,也是最强大的,对于其他国家,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再加上安南的实力较强,往往在南洋称王称霸,欺凌其他国家,暹罗、占城就屡受其害,多次向大明哭诉此事。
nbsp对于安南的自夸,雒于仁只是笑笑说道:“安南,诗书之国,逆顺祸福之理,素已了然。故修德者矜细行,图治者犹未然。善为国者,每谨于微而已。此岂不知也?”
nbsp对于雒于仁的话,郑松答道:“向因他故,未能谨事天朝,是其错也,必当改之。”
nbsp而雒于仁则是问道:“尔等习诗书,读经史,可知春秋之正义也?”
nbsp郑松说道:“春秋正义,在乎纲常也!”
喜欢。
第1966章 面折廷诤国威壮(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