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专家解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水利局会议室的空调冷风呼呼吹着,却驱不散满室凝滞的空气。长条会议桌被擦得锃亮,却映着两侧专家紧绷的脸,桌上摊开的碑文拓片、检测报告和古籍复印件,像一道道无形的界线,将两派观点清晰地分隔开来。
nbsp左边坐着的历史学界泰斗周教授,手指在拓片上重重划过后,突然把铜框放大镜“啪”地拍在桌上,震得旁边的钢笔都跳了一下:“‘官仓硕鼠食堤基这七个字,在明代就是特指贪污河工款的官员!《明实录·河渠志》里写得明明白白,嘉靖年间潘季驯主持治河,光查处的贪腐案就有十七起,其中六个河工头目,就是因为把糯米灰浆换成沙土被斩的!”
nbsp右边的水利工程学会张会长推了推鼻梁上的金边眼镜,指尖轻轻敲着面前的现代堤坝设计图,语气带着学者特有的审慎:“周老,我们得讲科学。现代水利技术已经今非昔比,混凝土强度有回弹仪检测,防渗工艺用的是土工膜加止水带,从设计到施工都有严格标准,不能拿四百年前的情况生搬硬套。”
nbsp“标准?”周教授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花白的胡子随着呼吸微微发抖,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怒气,“上个月送检的那批水泥,实际抗压强度连32.5的标准都达不到,标号够不够标准?你们工程队心里没数吗?”
nbsp张会长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握着笔的手紧了紧,声音也高了几分:“那是个别供应商的问题!我们已经终止合作,还……”
nbsp“够了!”坐在主位的副市长突然抬手打断,指节在桌面上叩了三下,沉闷的声响让全场瞬间安静,“今天请各位来,不是让你们争对错的。老百姓都在盯着石碑的事,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必须拿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给大家一个交代。”
nbsp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墙上的石英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秒针移动的声音在此刻显得格外清晰。年轻的考古研究员小林攥着笔的手松了松,犹豫了几秒后,还是举起了手:“我有个发现。我们用碳十四测过碑体的石料,确定是明代中期的产物,和正德年间的时间线完全吻合。最关键的是,碑文中‘食堤基三个字的刻痕特别深,比其他字深了近两毫米,像是刻碑人带着极大的愤怒,一凿一凿硬凿下去的。”
nbsp他说着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碑文的高清扫描图,屏幕上能清晰看见刻痕边缘的岩石崩裂痕迹,细碎的石纹像炸开的蛛网:“这绝非普通的警示碑,更像是……像是被压制的知情人留下的血泪控诉。”
nbsp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死水,瞬间激起了涟漪。周教授立刻接话,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些,却多了几分沉重:“没错!我查了《淮安府志·灾异篇》,正德十二年淮河决堤前三个月,就有河工联名上报‘料石被换、灰浆掺沙,结果奏折被当时的漕运总督压了下来,还把领头的河工发配到了边疆。这石碑,说不定就是当时没被清算的知情人偷偷埋下的,就是怕后人忘了这场灾祸的根源!”
nbsp张会长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低头翻了翻面前的检测报告,沉默了几秒后,终于叹了口气:“不瞒各位,上个月我们组织了突击抽查,五处在建水利工程里,两处发现钢筋间距比设计标准宽了十厘米,还有一处用了过期三个月的水泥。”他把报告推到桌
第444章 专家解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