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南朝南齐 齐高帝萧道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摔在地上。连夜带着亲兵奔出建康城,马不停蹄跑回广陵大营。第二天圣旨就到了,说我意图谋反。三万将士跪在营前不起,求我起兵清君侧。我摸着营门前的拴马石,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教儿子萧赜骑马。石头上的凹痕还在,天下却要变了。

    升明元年,少帝刘昱越发荒唐。有次他带着宦官闯进我府邸,拿着铁锥要凿我家梁柱,说要看"萧将军的忠心是红是黑"。我跪在庭院里,听着头顶"咚咚"的凿击声,青石板上滴的全是冷汗。后来他在郊外射猎,被侍卫杨玉夫割了脑袋。我带着禁军冲进宫城那夜,建康城的乌鸦叫得特别凄厉。扶植刘准当皇帝那天,小皇帝坐在龙椅上发抖,龙袍下摆还沾着泥——他刚在御花园玩捉迷藏被我拽来的。

    五十岁整,受禅称帝那日,祭坛上的青铜鼎烫得灼人。礼官念祝词的声音打着颤,我盯着鼎身上饕餮纹的眼睛,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在襄阳城头,箭雨里那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改国号"齐"的时候,尚书令王俭问我为何取这个字。我说:"齐者,禾麦吐穗也,愿天下百姓能吃饱饭。"这话半真半假,其实更因为"齐"与"济"同音,总想着能救济这乱世。

    登基头年特别难。北边北魏听说刘宋换成了萧齐,发兵二十万南下。我带着老将周盘龙守寿阳,城里粮草只够半月。有天巡城时看见守军蹲在墙根喝稀粥,米粒都能数得清。夜里把御赐的金带熔了,换成粟米分给将士。周老将军红着眼眶说:"陛下,这不合规矩。"我摆摆手:"规矩能当饭吃?"后来北魏退兵,倒不是我们多能打,是他们草原上闹了旱灾。

    治国比打仗还累。有天批奏折到三更天,抬头看见铜镜里的白头发,忽然想起故去的父亲。他老人家要是看见我穿着龙袍,怕是要拿马鞭抽我:"萧家世代忠良,怎出了个篡位的逆子!"可这世道,忠字怎么写?刘家皇帝哪个不是弑父杀兄上的位?去年清查户籍,发现扬州有个村子整村人躲进山里当野人,问他们为何,老丈哆嗦着说:"官府的税赋比山里的老虎还凶。"我当场免了那县三年赋税,回头把户部尚书骂得狗血淋头。

    五十五岁那年春天,胸口总像压着块石头。太医令悄悄跟太子说:"陛下这是多年征战落下的病根。"我不爱听这些,照样每日五更天起来练剑。有天在武场耍刀,突然眼前发黑,栽倒时听见佩玉摔碎的脆响。再睁开眼,床前跪满了大臣,太子眼睛通红。我知道时候到了,撑着身子坐起来:"取纸笔来。"

    诏书写到第三行,手抖得握不住笔。想起二十岁在襄阳城头写的军报,字迹多遒劲啊。太子要接笔,我摆摆手,蘸着墨继续写:"吾本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这话没写完,最后一滴墨渍在"下"字上晕开,像极了那年淮阴城外的泗水浪花。

    咽气前听见更鼓声,恍惚间又回到丹徒老宅。雨还在下,祖父抱着我站在廊下,远处竹林沙沙作响。这次我看清了,被雨水洗过的竹叶,在风里翻出银白的光。

第9章 南朝南齐 齐高帝萧道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