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 苦一苦杨公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军行进,总是无聊而又乏味的。

    每日都是按照传承了几千年的军事制度做事,每天要走多少路是固定的。

    每天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扎营也是固定的。

    就连安营扎寨,营帐如何布置,营墙如何建造,营外如何安置明暗哨也都是固定的规矩。

    甚至严绍庭觉得,就连战争,都是无聊而乏味的。

    但这一切,都又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中原部部史书都清楚的记录着,如果一个统军之人不按照规矩做事,大概率是要翻车。

    所谓的奇袭、奇胜,之所以能每一次都记录在史书上,能被世人千百年来一直传颂,那是因为这样的战争永远都属于少数。

    自己是军事奇才吗?

    严绍庭首先就否定了这一点,并且对自己有着充足的认识。

    数万兄弟跟着自己,从北京城走出居庸关,那就是数万条性命拴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是一点都不敢马虎。

    严格的执行前人总结流传给后人的规矩,就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大军离京,至今也有十多日了。

    五万大军,官兵、战马、大车混在一起,也已经走到了大同镇境内。

    路上自然也是有些趣事发生。

    比如大军开进宣府镇的时候,宣府总兵官马芳就趁着夜色进了一趟大营。

    对这位被先帝施以手段而收复的边将而言,严绍庭这位兵部侍郎、新晋的征北大将军就是一尊救命的菩萨。

    对于马芳的殷勤,严绍庭自然是心知肚明。

    老道长驾崩了,马芳原本是投靠了老道长。

    可如今道长驾崩了,他自然就会觉得成了弃子,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严绍庭就不一样了,是京官不说,更是京中权势滔天的人家,还深受新君宠信。

    为了稳住马芳那颗悬着的心。

    严绍庭倒是毫不客气的,一次就从宣府带走了一万五千兵马。

    统军的也不是旁人,就是宣府参将、游击将军郭玉创。

    这事其实就很有趣。

    马芳原本因为老道长驾崩而变得心神不安,唯恐在新朝不受新君宠信重用。可当严绍庭过分至极的要求了宣府一万五千兵马后,这位坐镇一方的总兵官,却竟然从此就能安安稳稳的睡觉了。

    至于严绍庭则是带着从宣府要来的这一万五千兵马,加上原本出京时带的五万兵马,合共六万五千人,就这么开进了大同镇。

    兵进大同,距离河套也就不过三四百里,路程算来也就只需五六日即刻抵达。

    也正因此。

    大同算是严绍庭和戚继光等军中将领商议的,出关前的最后一站。

    大同这头自然也早早就得到了征北大将军军令,要求大同镇筹措粮草并抽调一万兵马押运随军。

    按理说。

    当严绍庭带着大军到来的时候,大同镇就该派人出城迎接。

    可当六万多大军一路挺进到大同城下,也不见有人前来,只有一名留守大同城的守备将军带着人出城迎接。

    “还请大将军息怒。”

    “自今年开年之后,那蒙古贼子辛爱黄台吉去年就引兵屯驻前套,最近几个月因贼军似是探听得知我朝将要用兵,贼军在前套和后套多有异动,隐隐有沿河南下,劫掠山西、延绥两镇各处的迹象,孙总兵也因此带着人往右卫城和阻虎堡一带巡边去了。”

    大同城的守备将军态度很恭顺,语气也甚是恭敬:“不过……大将军先前行文要求大同筹措的军粮以及一万兵马,我等业已准备好了,只等大将军派人接收即可。”

    严绍庭和先行赶到大同城下通报消息的戚继光对视了一眼,随后也只是淡淡一笑:“孙总兵官当真是尽忠职守,如今贼军尚未叩边,便已经先行一步巡察边墙,可谓辛劳。”

    守备将军弯着腰颔首低头:“去岁贼军叩边,大同传讯迟缓,朝廷也因此降旨训斥,孙总兵和我等再不敢松懈,唯恐被贼军寻到错漏之处。大将军能体谅大同,此番朝廷降谕,收复河套,我等自当尽心竭力,势必以捐躯沙场之志,全朝廷之策,光复故地。”

    严绍庭微微一笑,没再开口。

    戚继光瞧着殷勤的对答不留漏洞的大同守备将军,则是淡淡开口:“说起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海瑞,此次也已奉旨巡察边镇,貌似都御史最近正好是在偏头关、老营堡东北一侧。这么算来,岂不是正好要与孙总兵官遇上?”

    这一次朝廷大军出征,可不光是只有严绍庭被动用了。

    海瑞也同样是被朱载坖点了名,叫他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官职,巡察九边。其用意也很明显,是要在清军九边之前,让海瑞这位铁面无私的人提前查看一番边镇各处的情形。

    当然。

    海瑞来边镇,也有震慑各边,为严绍庭保驾护航的用意。

    而大同守备将军听到戚继光所说,眼角微微一动,只是却继续恭顺的说道:“孙总兵真若是与都御史遇上,那可就是赶巧了。末将也听闻,因朝廷此次用兵,王总督和王巡抚也在边墙一带督边,说不得到时候二位总督、巡抚,也能一并与都御史遇上。”

    这人话说的滴水不漏,可态度却又彻底摆明了。

    恭顺是有,但真要是朝廷动九边,那也得要考虑一下轻重。

    至于这位大同守备将军所提的两位同样姓王的总督、巡抚,其实就是总督山西、宣府、大同三镇军务粮饷的王之诰,和山西巡抚王继洛。

    王之诰是湖广道荆州府人。

    王继洛则是河南开封府人。

    两人虽然同姓,却非一家。

    这时候。

    一道略显着有些尖锐的声音便在众人耳畔响起。

    “咱家倒是知晓王之诰、王继洛他俩,先帝在时他们就在九边当差做事。”

    “不过此次皇上新朝用兵,皇上和中枢内阁都甚是看重,咱家虽然是个阉人,却也要尽忠王事,此次走一遭边外,若是有机会还得要与这王总督、王巡抚见一面,好将皇上的圣意传达下来。”

    大同守备将军眼里一个恍惚,目光开始在人群中搜寻了起来。

    而严绍庭则是面带微笑的侧目看向已经从后面一辆马车上走下来的杨金水。

    他当先开口解释:“这位是龙虎军监军杨公公,亦是此次本将军中的中官监军。”

第544章 苦一苦杨公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