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7章 严绍庭:我全都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堂政治。

    历来都是各方争斗,在充分表达了各方意见和利益追求后,从中取得一个平衡点的产物。

    基本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人能好处全占。

    更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怕是同一方,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但严绍庭觉得自己今天可以试试,换一种方式。

    在面对到底是要惩罚还是要从轻发落又或者是犒赏宣府的选项上。

    严绍庭做出了第三种抉择。

    全都要!

    反正有那么多活生生的蒙古人,不拿来背锅岂不是太过浪费了。

    想定算计和目标后。

    严绍庭微微颔首,神色沉稳:“回禀皇上,臣以为朝廷内外对这一次蒙古人南下一事,虽然各持一词,但说到底都是为了朝廷和大明江山社稷。”

    严绍庭目光闪烁着。

    这话是必须要说的。

    就好比一篇文章,开头就得要亮明主题。

    不管朝廷当下言官们如何上疏争论,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也是在严绍庭说出这话后,殿内内阁、六部、都察院林林总总十数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别看当下朝廷里言官们怎么争论,背后又怎么可能少的了他们的推波助澜。

    严绍庭这话说的就好听啊。

    大家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咱们这些人都是公忠体国的大忠臣!

    而严绍庭紧接着便又开口说:“亦如朝堂政见之不合,却皆为国家社稷。此次蒙古人三路大军南下,强攻边墙,其图谋自去岁宣府镇便时有禀奏京师,可见蒙古人这一次准备良久,因而朝廷虽然今年初额外拨付三十万两钱粮军需,但细算起来准备的却并不如蒙古人时间充足,两相抵消。

    “在此情形之下,宣府镇亦能以十万将士坚守千里边墙,生生拦下蒙古人那三路大军强攻,已经彰显宣府镇上下誓死捍卫我朝疆土的决心,亦不堕我朝威武。

    然国中却有逆党白莲教暗中作乱,勾连蛊惑乱臣贼子形同奸党,方才能在暗中引得那三千余众蒙古人避过朝廷及地方卫所兵马查探,一路潜入京师地界,此乃逆党及乱臣贼子以有备而因不备,方才致使蒙古人进犯京师,岂与宣府镇不曾用心戍守边疆有关?”

    万寿宫大殿内。

    此刻只有严绍庭的声音回荡在众人耳畔。

    而总结起来严绍庭的道理也很简单。

    朝廷今年虽然是额外拨付了三十万两钱粮军需给宣府镇,但关外的蒙古人却是从去年就开始准备的,这笔账便算是抵消掉了。

    如此情况下。

    宣府和关外蒙古人的力量便算是重回原本的平衡,而不是朝中最开始那帮言官所说的,朝廷拨付了钱粮那么宣府就不能放过半个蒙古人进来。

    毕竟过去寻常年间。

    蒙古人可是不少攻进关内的。

    最后便是一路进犯到京师地界的三千蒙古骑兵了。

    那是白莲教这等逆党和那帮被拉下水的乱臣贼子干的事情。

    从这个逻辑出发,严绍庭的指控就很清楚了。

    要是没有白莲教逆党,那么这三千余众蒙古骑兵大概也不可能潜入京师。

    仔仔细细,一字不漏的将严绍庭的话听完,杨博心中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不管严绍庭现在是什么打算。

    至少他已经履行了约定,为宣府镇上下说话。

    严绍庭则继续说道:“皇上,我朝历来讲究公允,赏罚分明。如今于此事上,岂不是更应该职责分清,功过分明。江湖上亦有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若是没有白莲逆党及犯下大逆的乱臣贼子,则蒙古人绝无可能潜入京师。

    宣府镇乃是边关重镇,历来职责皆为防守边墙,并无查探逆党及边墙后方地方官府、卫所的权责。如此情况,朝廷又如何能因逆党及大逆乱臣贼子之事,而怪罪宣府镇?”

    将自己的道理摆出来后。

    严绍庭并没有停下。

    既然自己全都要,那就得要将双方都哄好,也得要将宣府镇和杨博的那份人情给实实在在的拿到手。

    他的神色已经放松了一些,嘴上继续说道:“此次昌平迎敌,皇上轻率内廷禁军亲征,亦见战后昌平伤损。虽宣府远在边关,但蒙古人三路大军来犯,虽为佯攻,却必然是以全力进攻,方能牵制宣府兵马。如此情况,宣府镇上下官兵,时值今日也未曾有敌军攻入关内的急报入京,可见我朝官兵正以马革裹尸制止,于边墙内外与敌军做那誓死搏斗。”

    如果说最开始,自己是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说话,那么这一刻严绍庭发誓,自己说的全都是真情实感。

    毕竟当下大明九边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谁不知道?

    这些年,草原上的蒙古人不说视长城如无物,如履平地,那也是寻得机会便能翻过长城,席卷北地。

    但这一次蒙古人三路大军强势来犯。

    宣府还能死死的将对方挡在边墙外面,直到现在也没有半点消息传入京师,说那些蒙古人攻进宣府,这足以证明宣府镇边军这一次是实实在在拿着命去御敌的。

    严绍庭目光闪烁,心中明白,之所以有如此局面,定然是马芳清楚若他挡不住前方的三路大军,才会真正陷入死局。

    不过就是如此。

    也让严绍庭看到了,当下的明军还没有真的落入无药可救的地步。

    但想来这样的情况也是正常。

    若不然,小屁孩朱翊钧登基后,也不可能完成那赫赫有名的万历三大征。

    别管结果如何,也别管有什么影响。

    明军能在那个时候,完成那样的壮举,就说明底子还在。

    虽然后面的事情众所周知。

    但功过还是得要分清楚的。

    想到这些。

    严绍庭语气一沉,双手抱着笏板躬身颔首:“正因如此,臣以为宣府镇此次有大功于社稷!前线将士誓死戍卫我大明疆土之志,当以褒奖。宣府镇总兵官及以下将领,统兵有方,亦不可降罪。朝中各部司官员,心系边关,内阁诸阁老通宵达旦宵衣旰食,皆为社稷,亦当勉力。我皇陛下更是亲征来犯之敌,足可告慰列祖列宗。”

    年轻人的口气就是大。

    声音洪亮的,余音环绕在大殿内经久不息。

    袁炜看的都已经瞪大双眼。

    他望着严绍庭的侧脸,心中一阵翻腾。

    高啊!

    实在是高!

    比皇城外面大明门城门楼子还要高!

    杨博更是傻了眼。

    难道今天是要超计划完成预定任务?

    不光是为宣府镇上下脱罪,还要给宣府镇上下定一个大大的功劳?

    徐阶则是沉着脸。

    自己有心要将祸事引到宣府镇头上,但现在严绍庭这番话,却让他如同遇到了刺猬一样难以下口。

    真要是按照严绍庭说的。

    自己要是否定了宣府镇这一次的功劳,那就是否定了满朝文武,否定了六部、内阁甚至包括他自己。

    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否定皇帝。

    没见严绍庭这小子说的?

    朝廷各部司衙门心系边关,内阁宵衣旰食,皇帝御驾亲征杀敌。

    全场,唯二坐着的严嵩,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大孙子如今亦有自己当

第397章 严绍庭:我全都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