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8章 控制世界的经济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一旦这件事情真的做成。

    那么什么变法革新,都将不再会有阻力。朝廷当下之所以会有这么多针对变法革新的阻力,完全是因为中原的利益早就已经被所有人分好了。

    谁也不愿意让出自己手上的那一份利益。

    可若是按照严绍庭说的这个法子,那么只需要将这件事做成,日后海外的利益将必然会超过中原内部能产出的利益。

    甚至……

    或许有朝一日,天下百姓都将不需要再缴纳田赋!

    因为朝廷完全可以靠着海外的利益,来供养天下!

    那才是真正的耕者有其田的大同世界啊!

    不!

    张居正很快就否定了自己心中的设想。

    因为不只是如此。

    而是真到了那一天,可能天下百姓都将会舍弃耕种田地,转而去生产那些能销往海外的事物。

    土地,也就真正变成了不值钱无人问津的东西了。

    中原千年之困,似乎真的有了一个可行的解决之法。

    张居正心中满是震惊。

    虽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却至少给了人们一个设想的机会啊。

    他当即压着心中的激动,沉声道:“所以严宾客今日所言,水师督造战船,出海控制倭国海上之金银岛,使我朝能在其上开采,并非是全盘谋划,只是开端?”

    严绍庭看了眼似乎是明白了自己真正意图的老张,点了点头。

    “大学士慧眼,我之所以于陛下圣前奏议此事,其实皆是因为若要促成此事,使我朝所产货物能行销海外诸国掠夺各地原料,便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保护我朝在海外之官民安全和利益。”

    得到严绍庭肯定的回答后。

    张居正立马摆正态度,双手抱拳,看向道台上的嘉靖。

    “皇上,虽然微臣不如严宾客知晓海外之事,但严宾客今日所说却是符合常理。一旦我朝所产货物能大肆行销海外,不需要多长时间,最多三五年,我朝所产货物席卷之地,必然离不开我朝。一旦此地不敬,我朝便可以切断货物通行,即刻使此地大乱,而我朝却不费一兵一卒!”

    这是真正的制衡之术啊!

    张居正心中惊讶之余,对严绍庭的评价正在无限的拔高。

    这一刻。

    在张居正心中,严绍庭真正有了谋国之能,是能在日后入阁拜相,与自己一同将大明治理成一个万世盛世的人。

    有了张居正为自己的话站台。

    严绍庭心中松了一口气,还算老张是有点眼光的。

    他则是重新抬头看向老道长:“陛下,臣之所以在昌平书院开设百业,其实也是为了激励百姓子弟,能多学技艺,能在往后为我朝带来更多的新事物、新的商品,可以用这些货物去席卷海外诸国。”

    张居正这一刻已经忘了变法革新和自己要不要离开京师的事情了。

    他双手紧紧抱拳:“皇上,臣以为朝廷当降下旨意昭告天下,凡是新生之物,皆可得朝廷激励。若能有造出新物之人,便可赏以财帛,而一旦这些新物能大肆生产售往海外,更可朝廷降旨褒奖!”

    张居正目光闪烁,虽然大明当下的货物很多,但只有大明能生产的东西更多,才能更好的控制海外诸国。

    他甚至是开始微微有些激动道:“一旦有朝一日,海外诸国凡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皆需仰仗我朝售卖,则我朝王道便可宣威天下,也必将真正达万国来朝,陛下即为天下共主!”

    这话一出。

    道台上,原本还在思考着严绍庭今日所说的这个能控制天下的流通之法的嘉靖,不由的心中猛的一颤。

    万国来朝。

    天下共主!

    这可是远超开疆拓土文治武功的大功绩啊。

    前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会成为后世君王之典范,那个天可汗的头衔加成可是不少。

    严绍庭不由侧目看了一眼张居正。

    没想到,老张竟然也能生出这等大的抱负来。

    他立马又笑着说道:“其实,若是我朝操办得当,关外之事也能遵循此法,使关外蒙古人、辽人皆为我朝所用,永远离不开我朝,而需依附于我朝羽翼之下。”

    其实过些年的隆庆合议,也就是这个路子。

    当下辽东局势在大多数时候处于稳定状态,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因为朝廷一直在给关外的部族发放通商的文牒。

    没有人是真的愿意将脑袋悬在腰上,和大明作对的。

    当然。

    严绍庭也清楚,自己说的这句话是将大明内部的问题给屏蔽掉了的。

    而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

    边疆地区,很多时候那些掌握军政权力的人,都在干着养寇自重的脏事。

    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就弄明白。

    若是边关终日无事,年年太平。

    朝廷又如何会心甘情愿的拨付那海量的钱粮?

    这里。

    严绍庭就不得不点名辽东的某人了。

    虽然前期确实有功于朝廷,但后期却渐渐狂妄自大,最后将养寇自重这事给玩脱了。

    最后的结局就是。

    大明在辽东彻底失去控制,进而因为鞑子入关的事情。

    其实一开始朝廷在辽东,充当的都是裁判的角色,平衡各部各方的纷争,与各方保持友好的关系,双方通商。

    只是某些人啊……

    呵忒!

    严绍庭不由在心里唾弃了一嘴。

    不过话分两说。

    万寿宫内殿。

    严绍庭望向老道长,语气真诚道:“陛下,此事若是办成,决不只是开疆拓土之功可以比拟,一旦做成则万国皆需仰仗我朝。一国兴荣皆在陛下一言之下而定!”

    道台上。

    嘉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他的目光闪烁不定的看向严绍庭和张居正。

    在他看来。

    这两人算是朝廷里难得的能干之臣,却都年纪轻轻,完全可以在朝中干上几十年。

    他当即沉声开口:“此事,当真能成?”

    “朕能期待有朝一日,看到万邦来朝。”

    严绍庭眉头一挑。

    瞟了老道长一眼。

    这个不要脸的!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第368章 控制世界的经济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