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大刀砍向大明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该科照册内前件逐一附薄候查,下月陆续完销。

    “四考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考,该部举之;若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内阁举之。

    “以天下民生为先,而已赋役完欠次之,责令朝堂内外上下文武百官、各司衙门,年初预事,岁有核算,季有考课,年有总算。

    “民生有缺则严惩,赋役有缺查明惩之。

    “如此,本朝吏治必将清明,而民生兴旺,则自富于民,民福则无需追缴赋役,百姓自之愿缴,则朝廷不至每岁拖欠积攒愈多。

    臣不才年少,狂言胡语,只思上报皇恩,抚黎庶,陛下圣明,自可明鉴。”

    说完之后。

    严绍庭便合手摸摸退回到老严头身边。

    他说的这四考,其实基本和张居正的考成法差不多。

    但却又比老张多了一条更为核心的根本性问题。

    即。

    国家政令,吏治整顿,一切都是为了黎庶百姓。

    但面对老道长这位皇帝,又不能直接说是完全为了黎庶百姓。还得要补上一句,黎庶百姓日子过好了,手里有钱有粮,自然就愿意缴纳赋税,那么朝廷和老道长这个皇帝口袋里的钱粮自然也就会多起来。

    这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

    天知道老张当初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脱离了百姓的改革,能成功才怪。

    有了民生百业为先,考成法才算是真正完善的,也能从此有个跟脚。

    万寿宫大殿内。

    众人寂静无声。

    就连严讷、潘恩、杨博三人,也皱眉沉吟思量。

    朝廷要开整顿吏治的事情,如今看来大概是要成真了。

    三人现在思考的只是,一旦朝廷开始依照严绍庭所言的开始考课整顿吏治,那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仨人绞尽脑汁,想要从严绍庭的奏请之言中,找出哪怕是那么一条漏洞。

    可是直到现在。

    三人都沉默不语。

    因为严绍庭的奏请,根本就挑不出漏洞来。

    就算他们有心想要反驳,也没有根据。

    嘉靖则是想到了前不久。

    那一日。

    也是在这万寿宫中,只是并非这在大殿之上,而是在后殿。

    同样是严绍庭站在自己面前,但那一日却没有一袭红袍在场。

    只他和严绍庭君臣两人。

    那一日。

    严绍庭说民富国裕。

    百姓富裕,则国家强盛。

    但也是那一日,自己拒绝了严绍庭想要改革变法的心思。

    但是这一次……

    整顿吏治?

    有因为徐璠在密云弄出的惨案一事,整顿吏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至于退回去的严绍庭,虽然清楚整顿吏治的事情,必然会推行下去。

    但他依旧是心存遗憾。

    因为还有另一桩更重要的事情,自己并没有提。

    宗室治理,又是否属于朝廷整顿吏治的范畴。

    要知道。

    在嘉靖二十八年,王世贞和张翰清查宗正籍的时候,朝廷供养的宗室就有一万多人。而到了十年之后的嘉靖三十八年,这个数字就已经翻倍上涨到了两万多人。

    朝廷为此,一年要支付宗室俸禄高达八百五十万石。

    而朝廷一年的田赋总收入是多少呢?

    两千两百八十五万石左右。

    朝廷每年光是为支付宗室俸禄,就要用掉朝廷一年田赋收入三分之一还要多。

    将尽天下之财,而不足以给之矣!

    朝野上下,官绅权贵们偷瞒的田亩赋税是另一回事。

    那是从来就没有计算进朝廷田赋收入里的。

    这笔账,如果清丈天下田亩,恐怕比之朝廷之处宗室俸禄的数目还要多。

    但宗室俸禄却是现在实实在在,每年都在耗费朝廷财政的。

    只是啊。

    不论是宗室俸禄,还是官绅权贵,现在都不能动。

    自己能喊出盐课宗室俸禄吗?

    又或者能喊出清丈天下土地,官绅一体纳粮吗?

    都不能。

    没有这个政治基础。

    所以这也是为何今日严绍庭自己会将考成法提出来的原因。

    除了是顺势而为,是当下可以做的事情。

    也是为了将来做准备。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贪多嚼不烂啊!

    那当下,大刀也只能是砍向大明官吏。

    就在严绍庭思考着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时候。

    高拱已经是立马跳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严绍庭严侍读所言,利国利民,整顿吏治,目的乃为天下苍生。严侍读今日于吏治考成之法,首重民生百姓,黎庶富裕,自当国家强盛。开成百官胥吏,该当以此而定考课之法。”

    “臣为内阁辅臣,食君之禄,当思为君分忧,富强国家。”

    “老臣奏请陛下,降旨允臣,督办朝廷整顿吏治之事!以明岁嘉靖四十一年为始,今岁终止预行此法,督令各部司衙门及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有司官府,厘定嘉靖四十一年之期,朝堂上下考成百官百衙之课,已定天下苍生!”

    严家不大可能会参与整顿吏治的事情。

    徐阶现在已经回家了。

    那这件事,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合该是自己来担着的了!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234章 大刀砍向大明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