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豪门风云第421章 星壤上的乡愁织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2028年4月1日,长安首都的量子规划局内,全息沙盘上的新伊甸星球正进行着一场温柔的变革。沈明远总统轻点触控屏,五大洲的版图如涟漪般舒展,城市与乡村的边界在量子算法的勾勒下,化作一幅和谐共生的画卷。“我们要让每个移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家乡的影子。”他的声音坚定而温暖,“城市与乡村,不再是割裂的两极。”

    在新伊甸的“江南水乡复刻区”,白墙黛瓦的楼房沿着反重力运河错落分布。这些看似传统的建筑实则暗藏玄机:墙体采用纳米自修复材料,能抵御小行星碎屑的撞击;屋顶的量子瓦片不仅能发电,还能根据季节变换色彩——春日嫩绿如新芽,冬日银白似落雪。一位来自苏州的老人推开雕花木门,望着门前流淌的“太湖”,泪水夺眶而出:“连水边的石灯笼,都和我老家的一模一样。”

    更令人惊叹的是“东北雪原村”。这里的每栋楼房都保留着火炕与大花袄装饰,外墙却镶嵌着透明的量子保温层。村民们在零下20℃的户外,穿着智能加热棉鞋在“松花江”上滑冰,而室内的智能系统能将温度精准维持在25℃。村长王建国是第一批移民,他站在村口的“屯子”牌坊下,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笑道:“咱这哪儿是星际移民?分明是把黑土地搬到了天上!”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地球乡村的风貌,沈明远启动“地名重生计划”。量子地图上,“张家界村”“桂林寨”“吐鲁番镇”等熟悉的地名如繁星般点亮。每个乡村都设有“乡愁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从地球运来的老物件:老式缝纫机、搪瓷缸、竹编农具,搭配全息解说,将故乡的故事娓娓道来。一位从云南来的老奶奶抚摸着馆内的傣家竹楼模型,对孙女说:“囡囡,这就是外婆小时候住的地方。”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新伊甸的乡村实现了“超现实便利”。反重力高速大巴每十分钟一班,从田间地头直达城市中心;量子基站覆盖每一寸土地,村民们用智能手环就能召唤无人机配送物资。更贴心的是“方言保护系统”,AI翻译器会根据地域自动切换方言模式,让四川话、粤语、闽南语等乡音,在星际间自由流淌。

&n

豪门风云第421章 星壤上的乡愁织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