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沙海唐韵:量子重构的盛世长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展开“朝堂辩论”,AI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实时应答,探讨治国方略。

    “这哪是景区,分明是活着的历史!”来自西安的考古学家激动地抚摸着“无字碑”复制品——这块由量子记忆材料制成的石碑,能根据游客的提问,通过表面的纳米颗粒重组文字,展示不同视角下的武周历史。更震撼的是“时空穿越”体验:游客支付少量费用后,可进入量子舱,通过脑机接口“附身”唐代百姓,参与科举考试、边塞征战等场景,所有经历将生成专属的“大唐回忆录”。

    为吸引全球游客长居,沈知意推出“大唐新居民”计划。城内的里坊住宅采用“以租代购”模式,租金可通过参与景区建设(如虚拟考古挖掘、文创设计)或贡献清洁能源(屋顶光伏瓦发电)抵扣。每套住宅都配备智能管家“小唐”,既能用唐代礼仪侍奉起居,又能解答量子物理问题。日本游客田中樱子兴奋地展示她的“太平公主府”:纳米丝绸帷幔能根据心情变换颜色,书房的全息书架收录着全球图书馆的唐代典籍。

    在“武周文化研究院”,科学家与历史学家正进行跨时代的合作。他们用量子计算机模拟武则天时期的政治生态,分析“殿试”制度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生物学家则从唐代医书《千金方》中提取药方,结合基因编辑技术研发新药。研究院院长自豪地展示成果:“我们复原了失传的唐代‘透光镜,其原理将应用于下一代量子芯片制造。”

    夜幕降临,整座都城被量子灯光点亮。应天门上演着“万国来朝”的全息大秀,3D投影的各国使臣从云端走来,献上奇珍异宝;洛河上,智能河灯组成“日月当空”(武则天自创的“曌”字),与星空遥相辉映。沈知意站在则天楼顶层,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智能系统显示当日客流量突破50万人,而“大唐新居民”签约数已达10万。

    “沈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邀请,希望将这里列为‘世界数字文化遗产。”助理的汇报声打断思绪。沈知意望向远处正在建设的“丝绸之路博览园”,那里将重现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采用量子防褪色技术),并展示现代科技如何守护古代文明。她知道,这座沙漠中的古唐都城,不仅是对祖先荣光的致敬,更是人类用科技续写文明的新起点。当武则天的传奇与量子时代的智慧相遇,一个跨越千年的盛世,正在沙漠中永恒绽放。

第233章 沙海唐韵:量子重构的盛世长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