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枪---“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罗成这样的名枪,但流行的还是马槊,如单雄信、尉迟恭。
马槊就是矛,矛和枪形状完全相同,但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矛、槊用的是硬木,而枪是有弹性的白蜡杆。
勿小看这点细微之别,用有弹性的白蜡杆是个革命性的进步,内家功夫从此正式形成。
大枪的神勇全靠内家功夫做底,不然就是一根死木头,一无是处。
内家拳不只太极,形意、八卦和太极是同时发展的,杨露蝉陈家沟学艺时,八卦董海川、形意李洛能也都没闲着,内家拳是有传承的。
陈王庭创拳说,真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罪莫大焉。
陈王庭要是听到子孙这么编排,非得羞死不可。
形意拳一直是以岳武穆王为宗,这个我支持。
岳王很明确地提出“河南大枪”的好处,但在同时代和后来的武林并未引起重视。
以《水浒传》为例,使枪的只有豹子头、玉麒麟、史文恭等少数几个好汉。
内家功法和大枪在岳王的时代虽未广传,但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
岳王在其枪谱中这样评讲当时的战斗:两马交锋,双方都害怕,拿着矛端都端不平,直往地上戳。
这并非只因铁矛太重,换个轻点的硬木的矛照样举不动,而且木制矛重心偏前,打起来恐后悔莫及。
一但换用有弹力的白蜡杆,用内力驱动,这枪就活了。
枪头只在敌人的胸口、面门处乱钻,挡都挡不出去,越挡越倒霉。
岳家军的骑兵,朱仙镇八百破十万,不是光勇敢就成的。
可恨岳王为昏君、奸党所害,精兵丧尽,但总有一二人把内功和枪法都传了下来。
内家拳,于元末明初,经张三丰之手集大成,始有内家和太极之说。
到陈长兴、杨露蝉之时才广传天下,形意、八卦、太极一时名家辈出,内功、枪法、剑术登峰造极。
只可惜冷兵器时代也到了尾声。
矛、槊用的是硬木,没有弹性,缓冲不得对方的冲力。
两矛相交,力量全传到了手上,如果角度不合适,当场兵器就要脱手,这是个杠杆原理,去推推弹簧门就知道了。
国外的弹簧门很重,一根长杆子作机关,为的是方便两手搬东西时用屁股一撞门就开。推门如果推的是把手那边,小孩都推的开,如果搞错了,推门轴那边,可就难了。
硬木做的马槊,对方打在矛尖的力,因杠杆作用到手上时大了几十倍,那里还握的住。
所以使马槊的一定要直对前方,万不可斜,一斜就会被冲脱手。
两马相交,都使硬兵器,硬碰硬,谁重谁占便宜。
《水浒》霹雳火秦明使狼牙棒,急先锋索超使开山斧,都是这个思路。
几十斤的狼牙棒、开山斧借着马力,横扫过来,万不可硬架。
硬架的话,铁矛都要打弯,两臂就得骨折,而他那边挥棒时,手是空握着的,一点事都没有。
对付这种敌手,大锤最有用。锤比棒重,挥动起来只要有点速度,冲量就超过棒了。
锤棒相碰,冲量两相抵消,大家的手都是空握着的,都没伤着。
锤比棒短,回手变招快,趁着敌人收棒不急,一锤就砸下去。
金兵爱使狼牙棒,碰上岳云的金锤就全玩完了。
使重兵器的关键就是要把兵器运出速度来,手得空握着,以防反震。
这就象打网球时握紧拍子单手硬接来球会镇伤膀子一样,松松地握拍,拍子动起来就不怕了。
要把百斤的金锤在短时间里运起来,没点天生的神力办不到。
膀臂上的力太小是没用的,只有靠腰,腰力到手,才运得动重兵器。
内家功夫讲巧力,四两拨千斤,但真要拼力气,使大锤,照样不含糊。一切全因腰壮气足。
硬兵器,一是震手,二是有空门。
但白蜡杆的大枪就不一样,白蜡杆有弹性,用枪头硬架斧、棒,枪一弯,有那么个小小的缓冲,手上就不震了,敌人兵器的劲道也给卸了。
白蜡杆存得住能量,弯了会反弹,只要枪把一转,枪头就绷出去了,打个正着,这里面的功劳有一半是敌人自己的。
内家功夫的奥妙就在于此,攻防一家,防就是攻,攻也是防,一个动作干两件事。
电视里演日本的合气仗宗师和人过招,那边的徒弟伸着棍子让他打,先敲开对方兵器,再打头,连打两下。
就象下象棋,你走一步,他走两步,当然什么都是他赢了,有没有这么不要脸的啊!
其实就这不要脸也是跟中国骗子学的,日本人两亿人一个脑袋,一点创造力都没有,让他独立思考还不如杀了他。
可怜日韩都中中华文化的毒太深,自己又解不了,才可能救他们。
白蜡杆大枪防守好,进攻也是一招破敌毫不含糊。
一枪扎出去,万朵梅花,先把胸口的护心镜打碎,再往里钻。
枪花朵朵,朵朵都致命,不知该挡哪个。
此时千万不能挡,一挡就完了,白蜡杆是软的,硬挡正好被借上力,才挡出去。
内家枪---“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