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本想做个假古董,却成了鉴宝大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习惯痕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雕刻痕迹竟然一样。

    要知道,那件玉带钩从形制判断,大概是战国到汉这个时期的。

    而这件玉璜,差不多是西周时期的东西。

    两者差了几百上千年呢!

    我所谓的雕刻痕迹,玩过雕刻的应该知道。

    手工雕刻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比如用刀的力度,角度,从入到出,刀的顺序,停滞点,收刀的手法等等。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大师级别的雕刻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

    所以,同一个雕刻师雕刻的东西,可能器件不同,但却都会留下相同的痕迹。

    而我,竟然在这两件差了几百上千年的玉器上看到了近乎一样的雕刻痕迹。

    比如云纹的每一处圆形转角不是一刀旋成,而是中间停一次,转45度后发力出刀。

    这就有点像赛车入弯道,到弯心时减速,出弯心时加速。

    这就是雕刻师的习惯。

    这里说明一下,玉不是用通常意义上的那种刻刀刻出来的。而是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砣轮磨出来的。

    所谓琢玉,就是这个意思。

    但也笼统的称为刀具。

    在这两件玉器上面体现了同一位雕刻师的技法习惯。

    不言而喻,这两件玉器是赝品。

    因为不可能,两件相差几百上千年的玉器是同一个人雕刻的。

    当然,有没有可能是巧合呢?

    真的碰到了两个习惯差不多的雕刻师?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我也不敢说百分百不可能。

    所以,我放下手中的玉璜,又随手拿起了其他玉器。

    一样,就算不是云纹,也一样具有相同的雕刻痕迹。

    我将这摊位上的其余玉器都大致看了一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统统都是赝品,而且,还是出自同一个雕刻师。

    我这边刚放下玉器,古大金就看着摊主问道,“老板,有手电么?”

    摊主摇摇头,也不说话。

    我一听这话,赶紧将手机的手电打开,递了过去。

    古大金一看方才想起来,手机也是可以当电筒用的。

    其实,刚刚在看画的时候我就用过了。

    古大金接过我的手机,拿着手中的玉牌对着手机就照起来。

    他看了两眼,就将手机还给了我。

    然后对着曾小凡,“曾爷,我这件没看到代。”

    哟!这古大金已经看出了真赝了!

    说实话,这个摊位上的玉器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至少有三四件都能算得上精品级做旧了。

    其余的也都算高仿。

    首先用料这块,人家用的都是真家伙,没有小气,以次充好。

    再者,雕工技法了得。

    而且,全部都是手工雕刻,没有运用现代的机器。

    还有,最后,也是最被人关心的。

    沁色,做的很到位。基本上都沉到位了。

    如果,今天这个不是展销会,仅仅拿一块玉器放这里。

    我估计自己短时间我也不会看出破绽来的。

    但是,东西多了,就露馅了。

    可这种露馅不是东西本身的问题。

    东西本身没问题,而是我看问题的角度跟人家不一样。

    我不是从东西本身看,我是从做东西的过程看。

    所以,我才发现了这些玉器之间竟然存在某种规律。

    因此,古大金现在看出了这件玉牌是赝品。

    说明,人家的眼力还是高的。

    他这是硬生生找出了玉器本身的破绽了。

    当然,话说回来,他也是多少受了我的影响,才没破绽找破绽的。喜欢本想做个假古董,却成了鉴宝大师请大家收藏:

第239章 习惯痕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