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古诗趣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快眼小说]https://m.ky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清早,祥子就去见方丈广慧师父。见早课还没完,便随众上课。
广慧师父远远地冲他挥了挥手。祥子便随广慧师父来到了方丈室。
祥子正式向广慧师父行了跪拜礼,只见广慧师父半眯着眼说:“先到寺院各处转悠转悠,熟悉熟悉地形。看哪里需要搭把手,就搭把手。有啥需要,就找慧明。”
祥子若有所失地走出方丈室,信步绕到了大殿的后面。顺着一条细窄的石板路,翻过一道缓土梁。突然,眼前出现一片杂草茂密的平地平地的尽头,被一条蜿蜒的山梁挡住了去路。
披满青绿的山梁,贴着平地,有一个用青砖砌成的洞口。洞口上端,方方正正地镶着三个醒目的大字--千佛洞。
祥子好奇而又疑惑地,漫步走进洞。顿时,被洞中的景象震撼了。洞内拱圆形的墙壁上,画着富丽堂皇的佛国仙境,千姿百态的佛菩萨,栩栩如生。而且,色彩丰富,鲜艳如新。
更让他惊奇的是,随然洞内没有光源,却明亮依然。
感叹了一番朝前走,在一个圆弧形的拐弯处,洞内显得宽敞了些。在洞壁右侧,一块青石雕成的长条形莲花座上,侧卧着一尊似睡非睡的卧佛塑像。精美的造型和逼真的色彩,显现着慈悲庄严而又美丽绝伦。
祥子忙跪倒在蒲团,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当他正要起身时,却隐隐地听到从近处传来似有似无的滴水声。他惊奇地寻声望去,原来,在睡佛的肚脐溢出一缕若有若无的清水。到了胯下又变成一串时连时断的水珠,滴落在莲花台的水槽,而不知了去向。
祥子在睡佛前流连忘返,感叹不已。等出了洞才知道,洞是个半圆的环状。两口相向,光线从洞**入,所以,洞内一片明亮。
至于睡佛肚脐那汪清水的故事,祥子是后来才听慧明讲述的。
其中,有两段传说:据说,很早以前,孚远城叫佛城。城南有一片茂密的大树林。有一天,一个柴夫上山砍柴,感到眼睛肿痛难忍。正当束手无策时,隐隐听到说话声:“山下泉水洗眼好。”
柴夫茫然四顾,并无人迹。
“泉水洗眼好。”这回,他听得真真切切。眼痛得厉害,也就不作多想,权当一试。
于是,便索性朝山下爬去。没爬多远,就听到淙淙的流水声。柴夫摸索到泉边,正要捧水洗眼。
远处,又传来声音:“三掬止疼,又三掬消肿,再三掬目明。”
柴夫按照指点,掬三洗。眼睛果然不痛了,又三掬肿消了,柴夫心中大喜。心想,今天遇到神仙了。再三掬水,一扑闪,眼前通明。便慌忙跪倒,朝天而拜。
柴夫眼睛好后,便沿着泉水朝下走。
偶然发现半山腰,坡上石缝处有截粉墙半露着。觉得奇怪,就过去用手刨开松土,却发现了一个半隐半蔽的洞口。
柴夫回去,把发现洞口的事告诉了众人。大伙带上工具,就朝山上奔。挖开土,出现一个半圆形的洞口,洞内又黑又深。人们举着火把进洞,却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具金面跣足的大佛像颜色如新,静卧洞内。墙壁上,塑满了大大小小的各式佛像罗汉,还有一些精致的拱具。
众人都赞叹不已,却不知是哪朝哪代的拱藏。柴夫感念神佛的恩情,就剃度为僧,住在洞里。从此,山间的香火不断,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柴夫又募集善款,把古刹修建的壮丽辉煌,远近闻名。后来,人们把此洞叫“千佛洞”,把此山叫做“千佛山”。
关于千佛洞,还另有一段更为离奇的传说。
相传,当年唐僧孙悟空师徒一行,取经来到了火焰山。孙悟空被铁扇公主的假芭蕉扇,煽起的神火烧伤后,便落下了遇光流泪的毛病。
这日,师徒一行,从吐鲁番翻越冰大板。由广泉子一路来到了千佛洞歇脚打尖。
当时的主持和尚见孙悟空患有眼疾,便引他来到了千佛洞内,叫他用睡佛肚脐中流出的水洗眼。
连洗三次,孙悟空的眼疾竟神奇般地消失,依然是火眼金金。此事,渐渐流传开来,便有天山南北的信众游人,前来洗眼治病。
一时间,寺院的香火鼎盛了起来。
至到如今,还有外地的游人慕名而来。
第七十八章 古诗趣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